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 通讯员陈刚 黄莉莉 徐琴芳)12月15日,由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语言学院和中国盲文手语推广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命运共同体:语言、文学与残障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南京举行。来自中国、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等国家的十余所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百名学者参会,围绕手语语言学、残障文化与文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实践成果展开深入探讨。
“命运共同体:语言、文学与残障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学者合影 泉森 /摄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许巧仙在致辞中提出,残障人文研究是构建社会包容性与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关键所在。残障群体的语言与文学表达不仅是他们追求平等和尊严的重要方式,也是丰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加强跨学科跨领域合作,以学术研究推动残障文化的传播与创新。未来,学校将致力于为更多残障人士提供学术支持与文化服务,促进残障文化从学术领域走向公众视野,从而推动构建更加公平与包容的社会文化生态。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语言学院听力障碍语言研究中心授牌仪式 泉森 /摄
开幕式上,举行了“听力障碍语言研究中心”授牌仪式。专题报告第一阶段,学者围绕残障文艺研究、残障诗词创作推广、人工智能在残障教育中的应用、残障学学科构建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南昌大学中华诗词教育传播研究院副院长周达作题为“永不残障的诗词之花——中华诗词学会与残疾人诗词创作推广问题”的报告,围绕网络诗词论坛与新媒体的作用,肯定了网络平台为残障人士创作提供无障碍交流空间的重要意义,并呼吁残障诗人创作更多精品诗词,用艺术之光照亮人心。
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前主席、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迈克尔·贝鲁贝(Michael Bérubé)的报告“21世纪美国的残障文学研究”回顾了美国的残障研究发展历程,探讨了社会模型与医学模型的差异,以及如何通过全球化视角深化残障文化研究等问题,他认为,残障文学研究者不仅要按照传统框架关注残疾现象的文艺展示,更应着重关注残疾叙事如何在文学和电影中发挥作用的问题。
欧洲科学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际汉学中心主任吴漠汀(Martin Woesler)以“人工智能在残障人士学习与高等教育中的机遇:以读文学作品为例”为题,展示了AI技术在提升学习体验和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潜力,提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残障人士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果。
专题报告第二阶段,学者围绕手语语言学、手语结构、残障人士语言能力等议题作报告。燕山大学手语语言及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刘鸿宇作题为“术语、方法、理论框架、聋听实践共同体——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的手语语言学研究基石探索”。她利用文献分析工具CiteSpace(科学引文空间),以“手语”为主题词,对国内的相关文献进行文本挖掘和可视化处理,将我国手语语言学领域的知识结构、发展变化、突出特点等用可视化网络的形式呈现出来。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科学研究院副教授帕斯夸尔(Esther Pascual)的报告题目为“手语结构核心在于互动:以加泰罗尼来手语语法和篇章为例”,该研究强调了言语“互动”在手语语法中的核心作用。帕斯夸尔首先讨论了聋哑人使用的30种手语中的问答语序的多功能性,然后重点分析了加泰罗尼亚手语中的疑问句结构。她提出,眉毛上扬的非手势特征,在加泰罗尼亚手语中既可表示事实(寻求信息)问句,也可表示非事实或虚拟问句以获得延伸意义,这一特征是由加泰罗尼亚听障社区口语中的非强制性手势逐渐语法化而来。
英国埃塞克斯大学科学与健康学院心理学系顾琰的报告题目为“语言能力对上海聋人职业声望与收入的影响”。顾琰等学者重点调查了109位上海聋人的手语能力对其就业、职业声望、收入水平的影响。他发现,上海聋人的整体就业率较高,且手语能力越强,其职业声望和收入水平也相应越高。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科学院副研究员林皓作题为“聋校教师与中国手语的兴起”的主旨报告。他以“两个起源”和“两位代表”为线索,分别介绍了烟台、上海两地聋校起源与发展,重点说明中国早期聋校创办者周天孚以及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聋人协会主席何玉麟对中国聋校和手语发展的重要贡献。
分论坛现场 泉森 /摄
分论坛现场 泉森 /摄
会议设“文学与残障研究”“语言与残障”分论坛,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残障文艺研究团队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探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语言学院执行院长王东探讨了中国残障文学研究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路径,提出残障文学研究的跨学科跨媒介方法,应该打破传统文学审美的局限,引入残障研究的最新成果,拓展文艺研究对象和领域。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语言学院副教授国丽芸分析了中国残障文学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发展潜力,提出残障文学要加强国际化交流和传播,以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语言学院副教授陈庆艳分享了如何通过高校课程与实践活动推动残障文学的传播和发展,肯定了数字技术在促进残障文学社会影响力中的关键作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语言学院副教授景银辉聚焦电影《无名之辈》中从“创伤”到“疗愈”的残障叙事模式,展示了大众文化对残障群体形象塑造的新方向,认为该电影看到了残障群体的精神困境,却较少呈现他们的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困境。
香港中文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科琳娜·多利亚(Corinne Doria)重点分析了残障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局限性与可能性,提出需要结合本地化的创新实践来增强相关研究的适用性。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安妮(Ani Margaryan)分享了艺术治疗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在心理健康与情感调节中的显著成效,建议结合中国传统艺术元素进一步推动这一领域发展。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大学应用语言学系主任热尼亚(Колодина Евгения Анатольевна)探讨了多感官教学法在国际中文和特殊教育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视觉、听觉与动觉的结合提升残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哈尔滨市助残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刘向东围绕手语舞蹈的治愈性及其在教育和康复中的应用,分析了手语舞蹈在缓解心理压力、增强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价值。来自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多位学者分享和交流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包括手语本体研究、语言习得和语言景观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