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发展格局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七届新经济地理研讨会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

2023-09-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会议现场 通讯员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通讯员何雄浪 记者赛音)9月23日,第七届新经济地理研讨会举行。会议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新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西南民族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师范学院、四川省金融学会共同举办,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在西南民族大学航空港校区相聚,共话面向新发展格局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议题。

  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玉彬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西南民族大学的办学历程与近年来的发展情况,表示西南民族大学始终坚持将新经济地理学科知识纳入经济学学科的常规教学中,并将此作为学校科研项目重要的资助方向,助力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应用研究迈上新台阶,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杨开忠在致辞中强调新经济地理学贵在新,因此要常维新,当前工业经济时代逐步转变为绿色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生产要素成为关键要素,劳动工具智能化以及能源技术、通信技术、交通技术的动态结合发生深刻变革,这对空间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新挑战,要在应对新挑战中取得更大理论突破,做出更多有益理论创新的实践。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既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与会学者立足新发展阶段,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围绕塑造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基础设施互通互联,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研讨,为建立区域经济协调新机制提供新的理论线索和思路,对于各地区携手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提升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研讨会不仅为新经济地理学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思维碰撞的平台,还有助于深化学术界对新时代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健康、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和思考,使我国新经济地理学研究向着更加创新、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新经济地理学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闫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