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美国的非洲研究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和变化,摆脱了对欧洲国家非洲研究权威的依赖,培养了数量众多的研究人员,建立了多个著名的研究机构和研究团体,成立了以美国非洲学会为代表的学术研究团体。美国非洲研究受到国务院、教育部及军队等方面的支持,得到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卡耐基基金会等社会资本的资助,形成了较为稳定的非洲研究机构和资助体系。由于独特的历史和国情,美国非洲研究受到国内黑人权利运动的推动,呈现出学术观点上具有反种族主义色彩、国际学术影响力相对较弱、非洲研究与美国黑人研究相互交织三个特点。未来,同美国其他的国别区域研究类似,非洲研究面临事实研究和理论研究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
关键词:美国非洲研究 黑人研究 事实研究 理论研究 反种族主义
作者简介:王晋,西北大学以色列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西安710069)。
学术体系一般由学术研究主体、学术研究平台和学术资助机构共同构成,其中学术研究主体包括高校的专业研究机构和智库研究单位;学术研究平台包括由专业研究人员构成的学术团体和专业的学术刊物;学术资助机构则包括政府和社会设置的研究项目、较为稳定的资助来源等。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美国的非洲研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学术研究体系,建立了多个具有较大全球影响力的学术机构,并对美国非洲政策和美国国际话语权构建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在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中,美国的非洲研究同“非洲大陆研究”“黑人研究”“非洲独立”“后殖民主义”等词相互交织,既反映出不同时期美国非洲研究独特的时代背景,又体现出语言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样化的研究特点。当前国内关于美国非洲研究的学术成果仍然较少,主要专注于美国对非洲的政策背景研究。在中国国别区域学科构建方兴未艾的背景下,有必要梳理美国非洲研究体系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特征。
美国非洲研究的主要机构与团体
美国的非洲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演变,创立了众多具有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形成了美国独特的非洲研究学术体系。
(一)美国非洲研究的发展概况
美国的非洲研究起始阶段受到欧洲国家非洲研究学术传统的深刻影响。20世纪50年代,美国非洲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大多曾长期在英国或德国高校学习,倾向于从人类学、历史学等传统视角研究非洲问题。比如美国西北大学的非洲研究项目创始人梅尔维尔·赫斯科韦茨(Melville Herskovits),就曾于20世纪20—30年代,以美国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样貌数据为基础,撰写人类学方面的学术成果。这一时期,美国对非洲的研究较弱,对于非洲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认知较为有限。正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教授、美国非洲学会主席菲利普·科丁(Philip Curtin)所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国内找不出一家真正的非洲研究学术机构。”
20世纪50年代,随着美苏冷战加剧和非洲国家独立浪潮兴起,美国加大了对非洲研究的资助和支持力度。在美国政府和社会基金的支持下,非洲研究的学术机构和专业人士数量迅速增加,成果不断涌现。美国非洲研究会会员从1960年的291人激增至1970年的1400人。专业期刊数量也迅速增加,《国际非洲历史研究学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ical Studies)、《非洲研究通讯》(African Studies Bulletin)、《非洲研究评论》(African Studies Review)、《非洲文学研究》(Research in African Literatures)等,都是在20世纪50—70年代创办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非洲研究从传统的“西方中心论”研究范式逐步转变为更加多元化的研究范式。曾经担任美国非洲研究会主席的政治学者葛温多伦·卡特(Gwendolen Carter)回忆,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一些学者还认为美国的非洲研究在学术方面不具备单独发展的能力,应当从属于英国的非洲研究体系之下,美国的非洲研究学会应当成为英国主导的非洲研究学术团体的一部分。但是随着非洲国家纷纷独立,美国非洲研究的学者们也开始探求新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曾任卡内基基金会主席的阿兰·派弗(Alan Pifer)就回忆道:“我相信,非洲国家独立对一些美国(非洲裔)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心理影响。非洲国家独立激发了他们对非洲历史的自豪感……美国非洲裔精英的人数尚不多,但也许相对而言,并不比对非洲有特殊兴趣的欧裔美国人少。”随着欧洲殖民体系的瓦解,美国的非洲研究逐渐脱离英国非洲研究的传统。最终,美国非洲研究的学者们达成共识,应当独立发展美国的非洲研究学术体系,尤其是要抛弃英国传统的“帝国主义的、殖民主义的分析视角和分析方法,绘制美国学术界独有的学术蓝图”。1964年美国《民权法案》(Civil Rights Act)第六章明确提出:在美国,任何人不得因种族、肤色或国籍而被排除在任何获得联邦财政援助计划或活动之外,或被剥夺其应得的利益或受到歧视。1968年,一些左翼人士和黑人学者在旧金山大学组建学术团体,探讨非洲研究以及美国黑人群体的文化和历史。与此同时,很多黑人学生组织抗议示威活动,要求校方改革教学方案,设置更多的美国黑人和非洲研究课程。经过抗议示威和暴力冲突,最终旧金山大学决定开设相关课程。随后美国黑人研究和非洲研究一起,在美国高校迅速铺开。
进入20世纪80年代,美国高校开设的非洲研究机构数量不断增加,由这些高校培养的黑人学者也逐渐在非洲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与此同时,美国的非洲研究同美国黑人研究相互交织,成为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政治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非洲研究成为美国对外研究中发展速度较快的领域,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专注于非洲事务和文化,以及美国黑人历史。冷战结束后,虽然美国政府对非洲研究的热情有所减弱,对外语教学和国际问题研究领域的投入也有所降低,但是高校的非洲研究机构仍然增长较快,并通过积极寻找国内外多渠道捐赠和支持来维持财政状况。
根据相关统计,截至2024年初,设置非洲研究的美国高校达到70余所,其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历史较为悠久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西北大学、波士顿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哈佛大学、印第安纳大学、密歇根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坦普尔大学、堪萨斯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和霍华德大学等。另外,截至2024年初,全美高校共开设1200多门非洲研究或美国黑人研究课程。“
(二)美国主要的非洲研究机构和团体
西北大学非洲研究项目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非洲研究项目,该项目于1948年由美国人类学家、西北大学人类学教授梅尔维尔·赫斯科韦茨创立,以美国和西方在非洲的殖民统治为着眼点,通过政治学、历史学、语言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透视非洲发展问题。西北大学非洲研究项目积极帮助校内外专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并通过发放项目资金和奖学金来帮助学者和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现任项目中心主任是西北大学文学专家克里斯·阿巴尼(Chris Abani)教授,他主要关注非洲的文学、音乐和诗歌。
波士顿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可追溯至1953年美国国务院支持创立的非洲研究项目,是美国国内历史最为悠久的非洲地区研究机构之一,在设立之初就以多学科交叉研究为主要特点。从20世纪60年代起,波士顿大学非洲研究中心长期得到美国国家资源中心(National Resource Center)的资助和支持,为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生和学者提供机会,开展涉及非洲的学术研究,学习非洲语言并参与课堂外的各种活动。波士顿大学非洲研究中心的知名学者,包括西非史专家詹姆斯·麦肯(James McCann)教授和中非史专家詹姆斯·普里切特(James Pritchet)教授。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美国黑人和非洲研究系(The Department of African American and African Studies)创立于1969年,并于1975年进一步扩展,更名为非裔美国人和非洲研究系(Department of Afro-American and African Studies)。1992年,该系开设独立的美国黑人和非洲研究专业,并对外招生。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的非洲研究项目主要由美国的非洲裔学者为主导,该项目培养了许多著名毕业生,包括社会学家威廉·杜波依斯(William DuBois)、早期的黑人女权主义者安娜·库珀(Anna Cooper)和玛丽亚·史都华(Maria Stewart),以及应用经济学家泰德·欧克迪吉(Tade Okediji)和社会学家罗斯·布瑞沃(Rose Brewer)等。
哈佛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成立于1969年,是一个将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联系起来的学术平台,并被美国教育部认可为哈佛大学国家资源中心。政治学教授马丁·路德·基尔森(Martin Luther Kilson)于1959年获得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也是哈佛大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博士。随后基尔森教授前往西非,长期进行实地调研,他撰写的《西非国家的政治变革:塞拉利昂现代化进程研究》一书,是美国学术界较早涉及非洲政治的著作,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并多次再版。
印第安纳大学的非洲研究项目设立在汉密尔顿·卢加全球和国际研究学院(Hamilton Lugar School of Global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之下。该项目一方面开设相关的研究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开设语言培训课程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代表学者有历史系教授约翰·汉森(John Hanson),他主要关注西非穆斯林群体的宗教和社会网络,出版了《黄金海岸的穆斯林之地:大英帝国的穆斯林世界主义者》等著作。
密歇根大学美国黑人和非洲研究系(Department of Afroamerican and African Studies)成立于1970年,主要关注美国黑人的文化和社会活动。该系推出的密歇根大学非洲重要学者计划(U-M African Presidential Scholars Program),致力于鼓励非洲学者、学生来密歇根大学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美国社会和文化,成为未来沟通美国和非洲的桥梁。现任主任是人类学家奥莫拉德·阿顿比(Omolade Adunbi)教授,他在2022年出版的新书《例外飞地:尼日利亚的经济特区和采掘活动》中,关注了经济发展对于尼日利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冲击。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非洲研究中心隶属于伊利诺伊大学全球研究所(Illinois Global Institute),前身是1970年在伊利诺伊州和联邦政府支持下设立的非洲研究项目,1986年提升为非洲研究中心。该中心主要关注东非国家的政治和历史,同埃塞俄比亚多所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资助学生和学者前往埃塞俄比亚访学。阿卜杜勒·阿尔卡利玛特(Abdul Alkalimat)教授是该校著名的美国非洲裔研究专家,他在2021年出版的著作《黑人研究史》中较为详细地回顾了美国非洲研究,尤其是美国黑人研究的类型、历史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坦普尔大学的非洲学与美国黑人系(The Department of Africology and African American Studies)是美国国内较早进行非洲研究的学术机构之一。1971年,坦普尔大学设立了非洲裔—亚裔研究所(the Afro-Asian Institute),1972年又设立了泛非研究系(Pan-African Studies Department)。该院系的学者几乎都是美国黑人,其主办的学术刊物《黑人研究学刊》(Journal of Black Studies)是美国国内黑人研究的重要学术期刊,创立的非洲学和非裔美国研究生组织(the Organization of Africology and African American Graduate Students)是全美非洲裔研究和非洲研究青年学生的学术交流平台。曾经担任非洲学与美国黑人系主任的哲学教授莫莱菲·凯特·阿桑特(Molefi Kete Asante),是美国国内著名的“非洲中心论”和泛非主义学者,他的许多著作包括《非洲中心论》(Afrocentricity)和《非洲中心思想》(The Afrocentric Idea),为美国黑人指明了一条强有力的以非洲为导向的思想、行动和文化自信之路。
堪萨斯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成立于1971年,致力于非洲语言和文化的研究以及学术创新,通过培养堪萨斯大学、堪萨斯州、美国中西部及其他地区对非洲研究的跨学科兴趣,扩大美国社会和公众对美国黑人的了解。现任中心主任格伦·亚当斯(Glenn Adams)是堪萨斯大学心理学教授,曾经在塞拉利昂担任乡村教师,现在主要关注“西方中心论”思想对非洲社会的影响。
北卡罗来纳大学的非洲研究中心建立于2005年,隶属北卡罗来纳大学文学和科学学院(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该中心重点关注非洲的政治变革,以及美国黑人的文化、性别、健康和宗教。历史系教授奥马尔·哈米德·阿里(Omar Hamid Ali)是研究美国黑人运动的专家,他也关注历史上的非洲奴隶贸易活动,他撰写的《马利克·安巴尔:印度洋世界的权力与奴隶》通过介绍莫卧儿帝国晚期的南方黑人统治者马利克·安巴尔,全景展示了印度次大陆的黑奴贸易。
霍华德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非洲研究机构之一,也是美国国内黑人权益运动的重要阵地。该中心可追溯至1953年美国国务院支持下,在学校创立的非洲研究项目,该项目逐渐发展演变,最终成为霍华德大学校内非洲研究学者和学术团队教学、科研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教学方面,非洲研究中心同世界语言和文化系(Department of World Languages and Culture)合作,在校内开设阿拉伯语、索马里语、斯瓦希里语、祖鲁语、约鲁巴语、阿姆哈拉语等非洲语言课程;在科研方面,该中心协调和帮助校内非洲研究的学者进行专业培训,邀请校外专家访问交流,为学者们提供了解非洲的专业平台。经过多年培训,霍华德大学的非洲研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者,其中曾经担任美国黑人研究中心主任的社会学家拉塞尔·亚当斯(Russell Adams)教授,凭借其拍摄的纪录片《美国黑人领袖》(Leading American Negroes)于1966年获得乔治·华盛顿荣誉奖章(George Washington Honor Medal)。1991年,霍华德大学开设了非洲研究本科项目,2002年开设了硕士研究项目。2014年,霍华德大学非洲研究项目升级为霍华德大学非洲研究中心,成为美国高校开展非洲研究的重要学术机构。
美国非洲研究会(Af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成立于1957年,是由美国非洲研究人员组建的北美规模最大、最具影响的非洲研究学术团体,会员超过2000人,总部位于新泽西州的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学会的宗旨是支持对非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科学和环境等领域的全方位了解,会员包括学者、专家、教师、社会人士、政策制定者和捐赠者等。美国非洲研究会每年举办国际学术会议,邀请全世界范围内的非洲研究专家参加。此外,还出版学术刊物,包括《非洲研究评论》季刊,以及年度刊物《非洲历史:方法杂志》(History in Africa:A Journal of Method)。
美国非洲研究会积极同其他国家的学术团体开展合作。2000年,美国非洲研究会同印度非洲研究会(African Studies Association in India)建立合作机制,共同举办学术会议,并邀请印度的非洲研究学者访问美国。此外,美国非洲研究会还积极拓展同媒体、政府的关系,通过颁发年度奖项来鼓励学术界、媒体和政府决策层之间的交流。这些奖项包括旨在鼓励学术成果的“非洲研究会最佳图书奖”,鼓励电影和艺术创作的“非洲研究会电影奖”,鼓励学者一线考察和调研非洲的“非洲研究会总统研究员计划”“非洲研究会出色服务奖”,鼓励学者在美国国内决策层发声的“宣传旅行奖”,鼓励非洲研究学者关注儿童问题的“儿童非洲图书奖”,鼓励学生研究非洲问题的“研究生论文奖”,鼓励社会资本捐赠的“图书捐赠奖”,帮助学生前往非洲访学的“学生旅游奖”,促进美国学术作品翻译成非洲本土语言的“保罗·海尔奖”(Paul Hair Prize),以及表彰为美国非洲研究和美国黑人研究作出贡献的“杰出非洲裔奖”(Distinguished Africanist Award)。
近些年,美国国内的女性非洲研究者也日益活跃,组建了“女性非洲研究学者学会”,该学会设立在印第安纳大学,旨在促进非洲女性议题的学术研究。学会创办了学术刊物《非洲妇女研究杂志》(Journal of African Women Studies),通过收取会费等方式筹集资金,支持学术活动。现任学会主席是印第安纳大学文学院的奥比奥马·纳美卡(Obioma Nnaemeka)教授。
美国非洲研究的资助来源
美国高校的非洲研究机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从政府层面看,推动美国的非洲研究,是维护美国霸权地位、服务美国对非洲战略的重要措施。
(一)美国政府对非洲研究的资助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给美国社会造成极大震撼。在此背景下,1958年美国通过了《国防教育法》,其中第六款提出要加强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文化和政治研究。《国防教育法》指出,美国对包括非洲在内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存在明显短板,1954—1955学年,高中学生中只有7.3%的学生学习西班牙语,5.6%的学生学习法语,一半以上的高中根本不安排现代外语教学活动。法案要求美国政府提供经费,运营目前国内数量较少的语言教育和培训中心及新建机构,以增强对这些语言使用国家和地区的充分了解。美国教育部通过专项资金的形式支持高校对非西方国家和地区,尤其是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和东欧等地区的研究。相关申请机构需详细阐述机构的建设和发展计划,在符合法律和法规要求的基础上,可获得财政援助。美国教育部长将批准资金,帮助开设和运行专门的语言研究和培训机构,同时要求相关机构不仅具有教学功能,即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展开科研活动,在历史、政治、语言、经济、社会、地理、人类学研究等领域,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指导。
1965年,为了进一步推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美国国会通过了《高等教育法案》,其中第六款第A条国际和外国语言研究(International and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赋权一系列国际和外国语言研究相关项目、研究中心或者学术团体。根据《高等教育法案》,美国教育部成立了国家资源中心,用于资助美国高校的国别区域学教学和研究。2019—2023财年,美国教育部对国际和外国语言项目的拨款分别达6500万、6800万、6900万、7185万和7535万美元。
美国国家自然基金(National Scientific Foundation)和美国国家人文基金(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为美国的非洲研究学术项目提供资助。美国国家自然基金成立于1950年,主要为美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提供资助,其中在外国语言研究领域,主要支持人类语言研究,包括对个体人类语言及自然语言总体特性的调查,以及语言学与认知、社会和其他科学领域的交叉关系研究。近些年,美国国家自然基金还积极支持濒危人类语言等冷门科目的研究,希望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记录和分析在非洲地区濒临消失的语言。美国国家人文基金设立于1965年,主要向美国的文化机构,如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学院、大学、公共电视和电台,以及学者提供高质量的人文学科项目资助。
无论是国家自然基金还是国家人文基金,都支持美国高校的非洲研究团队同非洲当地研究团队开展合作。比如在2023年12月公布的国家人文基金资助名单中,就包括了“加纳1957”研究团队,该团队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艺术博物馆、加纳国家艺术博物馆和夸梅·恩克鲁玛科技大学(Kwame Nkrum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共同创立,旨在向美国公众展示加纳独立之后的社会文化变革。
(二)美国私人基金对非洲研究的资助
除政府资助项目之外,美国私人企业和财团也积极推动国别区域研究体系建设。以福特、洛克菲勒和卡耐基为代表的美国私人基金会是美国非洲研究的主要赞助者。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国内对于海外问题和国际问题研究的需求大大增加。在此背景下,美国的主要财团,包括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卡内基基金会,以及美国高校的一些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和军方人士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达成广泛共识,即为了支持美国的国际问题研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鼓励学者投身相关研究领域,同时要加大对青年学生的培养力度,建立一个由具有国际视野的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组成的智囊团队,指导美国的对外政策。在讨论中,事实研究和理论研究之间的分歧就已经显现,一些基金会的高层认为,研究应当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尤其是挖掘当地语言、宗教、族群、派系等深层知识,为美国对外政策提供智力支持。另一些与会者则认为,应当关注学术理论和宏观的历史叙事,探求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为未来的美国全球战略提供指导性的理论和原则。1974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年度报告强调:“我们应当鼓励学者们增加同情心和扩大国际视野,了解更多的外国文化和事务,丰富我们对于其他国家的理解,增强国家对其多样性和统一性的自豪感。”
1950年,福特基金会设立外国区域研究项目奖学金(Foreign Area Fellowship Program,FAFP),这是美国第一个支持外国问题研究和区域国别研究的全国性资助项目。福特基金会时任主席罗恩·盖瑟(Rowan Gaither)在1954年《福特基金会年报》中表示:“在当前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作为国际社会的领导者,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全球事务……关于外国事务的知识越多,能够分享给更多的人,我们成功地防范战争、维持和平的可能性就越大。”1952年,福特基金会建立海外培训与研究董事会(Board on Overseas Training and Research),负责资助美国的海外研究和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及研究人员。1953—1966年,福特基金会向全国34所大学资助了2.7亿美元,用于支持国别区域研究和外国语言培训项目,后来海外培训与研究董事会同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委员会(Social Sciences Research Council)以及美国学术团体协会(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合作,共同负责项目的申请审核和款项管理。1954年,福特基金会开始资助美国高校的非洲研究项目,波士顿大学、霍华德大学和西北大学成为3所最早受到福特基金会资助开展非洲研究的高等院校。
洛克菲勒基金会也是美国较早资助国别区域研究的机构之一。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美国国别区域研究界逐渐达成共识,认为不能仅进行外国语言教学而忽视学术研究和学术规范。洛克菲勒基金会认为,学术研究应当走出象牙塔,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功能。迈阿密大学国际关系教授、著名东亚问题专家、洛克菲勒基金会评审专家查理斯·法斯(Charles B. Fahs)就明确提出:“我们关注这一学科的理由,在于这些研究能触发学术圈子之外的广泛兴趣。如果历史研究在历史学家之外没有什么影响力,那么无论同行的评价多高,无论该项目是多么有趣、博学、新颖或者具有里程碑意义和权威性,都不应当受到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支持。” 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高校语言项目,往往是以语言为依托和纽带,推动学者和学生同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和交往。1961年,洛克菲勒基金会提出大学发展计划(University Development Program),后更名为教育发展计划(Education for Development Program),资助包括非洲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高等院校建设。2000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参与创建了非洲高等教育伙伴关系计划(Partnership for Higher Education in Africa),资助埃及、加纳、马达加斯加、莫桑比克、肯尼亚、尼日利亚、南非、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等非洲国家的高等教育,同时积极推动这些国家的院校同美国高校的非洲研究项目建立合作关系,增强美国非洲研究专家对非洲的了解。
美国非洲研究的主要特征
美国非洲研究呈现出三个重要特征。在学术观点上,具有反种族主义色彩;在学术影响力上,不如欧洲和南非的非洲研究,国际学术影响力仍有待加强;从研究人员身份看,以黑人学者为学术主体,研究领域同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社会权利相互交织。。
(一)具有反种族主义色彩
美国非洲研究具有明显的反种族主义特点。美国非洲研究学者中绝大多数是黑人学者,白人学者也以左翼学者居多。比如爱默生学院的奈吉尔·吉布森(Nigel Gibson)教授长期研究黑人学者弗朗茨·法侬(Frantz Fanon),撰写关于法侬思想的学术著作《弗朗茨·法侬:精神病学和政治学》(Frantz Fanon,Psychiatry and Politics)。吉布森也是美国著名的左翼民主人士,曾长期支持南非的反殖民和反种族主义运动。美国高校的非洲研究机构也往往是呼吁争取美国黑人权利的思想阵地,霍华德大学就是美国历史上重要的黑人运动策源地。1942年,霍华德大学的黑人学生发起“占凳子”运动(Stool-Sitting),在拒绝为黑人服务的餐厅“霸座”,要求餐厅服务有色人种,取消种族歧视行为。1965年,约翰逊总统访问霍华德大学并发表演讲,阐述了对族群权利平等的支持。2020年5月,黑人弗洛伊德在街头被警察暴力执法致死,引发全美黑人权益团体抗议示威浪潮。霍华德大学师生组织了多场抗议示威活动,成为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重要的黑人运动中心。
哈佛大学的非洲研究得到校内左翼师生的支持。1972年,哈佛大学非洲研究委员会成立后不久,学生发动抗议活动,呼吁族群平等,一度冲击和占领了马萨诸塞州政府。1978年,哈佛大学非洲裔学生会(HASA)成立,推动1979年南非奖学金计划出台,专门向哈佛大学的南非学生提供资助。1997年,哈佛大学非洲商业学会成立,旨在进一步鼓励和推动哈佛大学对非洲的经济和商业研究。1998年,南非总统曼德拉获得哈佛大学荣誉学位。2003年,哈佛大学非洲语言项目(African Language Program,ALP)成立,开设非洲语言本科课程。2007年,哈佛大学非洲研究项目在非洲开设暑期项目,资助学生和研究者前往非洲学习和考察。2017年,哈佛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设立非洲办公室,并与剑桥大学在约翰内斯堡的非洲办公室合作推动非洲研究,拓展在非洲商界、政界和新闻界的人脉网络。
匹兹堡大学的非洲研究项目是在校内黑人师生的抗争下成立的。1967年,美国黑人运动领袖斯托克利·卡迈克尔(Stokely Carmichael)访问匹兹堡大学并发表关于黑人权利的演讲。1968年5月,匹兹堡大学的非洲裔学生成立黑人行动协会(Black Action Society),并获得独立的办公室和活动设施。1969年,黑人行动协会的活动得到一些教师的支持,成立了黑人研究办公室(Black Studies Office),致力于提升校内黑人的合法权益,并开设相关的研究课程。当时年仅27岁博士毕业留校任教的杰克·丹尼尔(Jack Daniel)出任首位执行主任,后来他成为匹兹堡大学传媒学教授。1970年,黑人研究办公室调整为黑人社区、教育、研究和发展系(Department of Black Community,Education,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4年更名为非洲研究中心。
(二)学术影响力仍显不足
美国高校的非洲研究学术机构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了积极的现实影响。比如内罗毕大学政治学教授尤利乌斯·基亚诺(Julius Kiano),于1956年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博士学位,是肯尼亚独立以来第一位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师从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罗伯特·斯卡拉皮诺(Robert Scalapino)。基亚诺在回忆曾经的美国求学经历时表示:“我们当时都已经意识到,肯尼亚独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我们很快就会拥有自己的祖国。” 在美国求学期间,基亚诺结识了当时还是国会议员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肯尼迪。在肯尼迪的支持下,美国大学出台了非洲奖学金计划,为美国200多所大学的非洲留学生免除学费。回国之后,基亚诺同其他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肯尼亚人一起步入政坛,并通过美国非洲文化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frican Culture,ASCA)和美国有色人种协助会(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loured People,NAACP)等组织,同美国社会保持联系,推动非洲和美国社会的文化交流。
与在外交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相比,美国高校的非洲研究在学术方面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目录中,关于非洲研究的期刊有38本,其中大多数是由英国、南非和德国的学术团体和学术机构主办,美国的非洲研究机构在国际非洲研究学术期刊中的分量较轻。美国学术界主办的期刊中,只有《当代非洲研究学刊》、《非洲研究评论》、《非洲心理学学刊》(Journal of Psychology in Africa)、《非洲史学刊》(The Journal of African History)和《亚非研究学刊》(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5份期刊入选。其中《当代非洲研究学刊》的主编是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非洲研究项目的高级研究员、曾任教于堪萨斯大学的美国人类学者埃比尼泽·奥巴达雷(Ebenezer Obadare)教授。《非洲史学刊》由印第安纳大学历史学系玛丽莎·摩尔曼(Marissa Moorman)教授、密歇根州立大学历史学系米雪·莫伊德(Michelle R. Moyd)副教授和田纳西州范德比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历史学家莫塞斯·奥乔纳(Moses Ochonu)教授组成的编委会主办。《亚非研究学刊》的主编是波士顿爱默生学院马尔伯勒跨学科研究所(Marlboro Institute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的奈吉尔·吉布森教授。
(三)非洲研究与黑人研究相互交织
美国高校的非洲研究和美国黑人研究往往相互交织,其研究人员以美国黑人学者为主,既关注非洲的历史和文化,也关注美国黑人群体的利益和文化,以及美国社会中的族群关系。
美国非洲研究相关的博士项目,大多集中在非洲研究和美国黑人研究领域。例如,耶鲁大学开设了美国黑人、音乐与美国黑人两个博士培养项目,俄亥俄州立大学开设了美国黑人和非洲研究博士项目,美国天主教大学(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开设了闪米特语与古埃及语博士项目,纽约大学开设了非洲历史和美国黑人两个博士研究项目,西北大学开设了美国黑人博士项目,埃默里大学开设了美国黑人博士项目,哥伦比亚大学开设了中东、南亚和非洲研究博士项目,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了非洲研究和美国黑人研究方向的博士项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设了美国黑人研究博士项目,康奈尔大学开设了非洲研究博士项目。美国高校开设的非洲研究硕士项目中,也大多以美国黑人研究为基础。
美国高校开设的绝大多数非洲研究相关硕士项目和博士项目,关注的是美国黑人群体,通过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视角来观察美国社会和政治体系,同时探讨历史上美国和非洲之间的联系,以及非洲大陆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的变革与影响。美国的非洲研究,既有美国黑人的研究特点,又具有美国独特的社会和族群特点,其兴起受到美国、英国和非洲学者之间种族关系的影响。
结语
国别区域研究本身具有较强的多学科和多视角特征,区域国别学所倡导的学科交叉不是多个学科知识、理论的简单拼凑或分别应用,而是思想、内容、方法的深度融合,强调以多学科的交叉渗透来建构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的知识体系。美国的非洲研究专家在践行多学科和多视角研究的同时,也面临“事实研究”和“理论研究”论争的挑战。
作为国别区域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非洲研究面临在具体、细碎的事实研究和宏观、整体的理论研究之间如何平衡取舍的难题。时任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评审专家查理斯·法斯认为,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应当有助于从宏观视角加强对人类社会运行规律的理解,“单个国家的历史不足以给当今世界局势和可预见的未来发展提供必需的广阔视野和发展方向。我们还需要一个整体的世界历史发展框架,帮助非专业人员了解国家和世界的运行趋势。” 1962年,美国国际问题专家曼弗雷德·哈尔彭(Manfred Halpern)提出,区域专家如果只依赖事实描述,不去总结或者升华为理论,那么最后将陷入无限探求未知事实的怪圈:“我们将自己奉献给了一种类似于收集邮票的事业……忽视了体系之间的关键区别,未能构建分析框架。”
在研究方法上,非洲研究专家们往往关注较为具体的事实,产出的知识较为细碎;与之相较,发展日益成熟的政治学、国际关系和经济学等学科,更倾向于构建宏观的分析方法和学术概念。在研究内容上,一些非西方的历史和现实事例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由于其相较于西方历史的重要性较低,因此容易被“自我边缘化”。研究非西方地区和国家历史与现实的学者,也容易被贬斥为“特例专家”(particular specialist)。“一些区域专家可能关注某个区域的语言、文学、艺术或历史,也有一些区域专家参与到社会科学的讨论当中,如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地理学和其他经济学分支,还有一些区域研究者专注于文化研究,关注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以及一些新型研究领域,如性别研究、影视研究、族群关系等。”
在此背景下,美国人文社会科学学者希望将包括非洲研究在内的事实研究,纳入理论研究的“硬科学”宏观理论之下,因而产生了事实研究和理论研究的论争。有学者认为:“‘硬科学’致力于推动理论突破,以此分析和解释不同区域的知识,并预测某个区域内的事件,而人文主义学科阵营(humanistic camp)则倾向于认为,‘硬科学’并不适用于不同区域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近些年学科划分细化使得不同学科研究者之间的壁垒不断加深,彼此合作变得更加困难。”
但是过分追逐宏观理论会削弱对事实研究的投入,也会影响对非洲语言、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了解。相较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性理论研究,非洲研究的相关成果耗费心血大,且学术成果不具备广泛的适用性。弗朗西斯·福山便指出:“区域研究要求大量的人力投入,研究者不仅要接受专门训练,而且必须在对象国生活一段时间,并建立起一个联系网络,以便使自己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更新知识。” 由于研究议题较为具体,在学术界不易获得广泛关注,致使研究者出力不讨好。
作为国别区域研究的一部分,美国高校的非洲研究带有反种族主义、反霸权主义色彩,跳出了历史、语言、权力结构等特定的乃至理想化的西方论述,不断挑战“美国中心论”和“欧洲中心论”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霸权。在数千年的世界古代文明中,非洲一直是世界文明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同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相互交融,共同丰富了世界文明的样貌和内涵。非洲研究有助于促进各地区、国家、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尊重其在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和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并在思想层面开拓一种新的,更为平等的全球磋商与协作的知识和话语共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