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南极研究及其演进

2024-08-08 来源:《南大区域国别研究简讯》2024年第13期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南极是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基于这一特性,南极研究相继发展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两大方向。广义上的南极研究既包括自然科学方向,也包括人文社科方向。为便于论述,本文的“南极研究”指代人文社科领域的南极研究。

  南极人文社科研究起始于20世纪初。1908年,英国对南极部分领土主权提出主张,其行为引发多国效仿。截至1943年,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挪威、智利和阿根廷等七个国家先后以“发现”“占有”“扇形原则”等理由提出对南极大陆的主权要求。为支持本国对南极的领土扩张,或者反对他国的领土扩张,学术界展开南极法律研究,学者们给出支持或反对南极主权要求的法理性依据,[1]其间出现相关国家南极政策研究的雏形,这成为国际南极研究的开端。

  随着南极政治的发展,国际南极研究的主要议题大致包括南极领土主权问题、国家南极战略与南极政策、南极国际法律的制定与演进、南极资源分配(南大洋海洋生物资源、南极矿产资源、南极旅游、非法捕捞、生物勘探),以及南极环境保护等。在这个过程中,为汇集南极信息、协调南极科研,一些国家设立专门的南极研究中心,在组织建制、研究团队、人才培养等方向取得相当的进展,推动南极研究学科化发展。

  从研究本身来看,国际南极研究有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1959年《南极条约》出台,二是1991年《南极条约环境保护议定书》(简称《议定书》)出台。这两个条约是南极国际治理的里程碑,改变了学界既定的研究方向,新研究议题得以确立。根据这两个时间节点,南极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南极研究的初步探索期(20世纪初-1959年《南极条约》签订)

  在这一时期,南极领土主权问题是研究重点,出现了相关国家南极政策研究的雏形。然而,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大部分南极参与国无暇维系在南极的活动,南极研究进展缓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长期在南极活动的国家重返南极,这迎来20世纪40、50年代有关南极领土主权讨论的高峰。美苏的全球对抗,以及声索国之间的主权争端使南极陷入“安全困境”,研究焦点是南极主权争端,[2]以及南极利益与南极政策研究。此时,有关南极的讨论多见诸报刊时评。[3] 另一个新的研究增长点则是与太空相比较,由于太空与南极同样难以到达、同样处于国家管辖范围之外,一些研究者将南极与太空共同视为“开放空间”,进行比较研究。[4]

  (二)南极研究的发展与拓展期(1959年至1991年)

  在这一阶段,南极研究的指涉范围从南极大陆扩展到南大洋。1959年《南极条约》签订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对南极条约体系发起挑战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南极实行“俱乐部式”封闭治理,签订《南极条约》的12个国家(即协商国)通过南极条约协商会议(ATCM)来秘密处理南极事务。由于会议资料与内容不对外公开,绝大多数学者无法获得会议详情与南极发展动态。因此,这一阶段的南极研究几乎全部由南极事务中活跃的国际法学者与参会官员完成,他们结合自身参与南极事务的经验讨论南极治理问题。比如,挪威大使特鲁斯·哈内沃尔德(Truls Hanevold)、新西兰协商会议代表、后主导《南极矿产资源活动管理公约》(简称《矿产公约》)谈判的克里斯托弗·毕比(Christopher Beeby)等。[5]

  在南极科考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资源被陆续发现。南大洋丰富的渔业资源、南极大陆的矿产资源备受世人瞩目。1980年,协商国开启南极矿产资源的协商,但这导致南极政治发生始料未及的变化。由于第三世界国家无法到达南极、无法分享南极矿产资源,1983年,以马来西亚为首的第三世界国家以联合国为平台,对南极条约体系发起冲击,试图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性机制替换南极条约体系。“联合国化”动议令南极政治发生实质性改变,学术界涌现大量研究著作,除讨论联合国与南极条约体系的关系外,来自“协商国”的学者论证南极条约体系的合法性与有效性,聚焦于南极条约体系的产生与发展。20世纪80年代出现大量研究成果,[6]时任智利大学国际研究所所长维库纳(Francisco Orrego Vicuna)所编著的《南极资源政策:科学、法律及政治议题》,以及墨尔本大学名誉教授吉莉安·特里格斯(Gillian Triggs)主编的《南极条约机制:法律、环境与资源》是其中的经典之作。[7] 这两部作品皆由长期活跃在南极一线的国际法学家、官员及科学家执笔,他们结合自身参与南极事务的经验,进行南极科学、法律与政治的跨学科研究。

  总体来看,在此阶段,南极政治从秘密走向公开,并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迎来学术大发展,出现南极研究团队,比如挪威弗里乔夫·南森研究所(Fridtjof Nansen Institute)、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法律系等。

  (三)南极研究的进一步探索期(1991年至今)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极相继出现南极条约体系内部治理问题与气候变化问题。1991年签订的《议定书》明确禁止开采南极矿产资源,学术界有关矿产资源开采以及矿产机制的讨论消失,环境保护作为南极政治中的“政治正确”成为新的研究重点,南极条约体系内部的大国权力博弈、各国南极战略与政策等议题亦受到学界关注,南极研究成果增多。这一阶段的经典作品包括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乔伊纳(Christopher C. Joyner)所著的《治理冰冻公域:南极机制与环境保护》《冰上之鹰:美国参与南极》;[8]挪威协商会议代表、挪威极地研究所常务理事奥拉夫·施拉姆·斯托克(Olav Schram Stokke)与挪威协商会议代表、挪威南森研究所极地项目主任达沃·维达斯(Davor Vidas)编著的《治理南极:南极条约体系的有效性与合法性》, [9]等等。

  随着气候变化与国际格局演变,当前的南极研究重心出现新变化,包括气候变化对南极治理的影响、南极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南极治理的制度更新困境等。代表性著作包括为纪念《南极条约》签订50周年而出版的论文集《科学外交:南极、科学与国际空间治理》,[10]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南极门户”兼职教授艾伦·海明斯(Alan D. Hemmings)等学者编著的《21世纪南极安全:法律与政策视角》,[11]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克劳斯·多兹(Klaus Dodds)等学者编著的《南极政治手册》,[12]等等。

 

  注释:

  [1] David Hunter Miller, “National Rights in the Antarctic,” Foreign Affairs, Vol.5, No.3, 1927, pp.508-510; J. S. Reeves, “Antarctic Sector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33, No.3, 1939, pp.519-521.

  [2] David Winston Heron, “Antarctic Claims,” Foreign Affairs, Vol.32, No.4, 1954; Robert D. Hayton, “The ‘American’ Antarctic,”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50, No.3, 1956, pp.583-610; Laurence M. Gould, Antarctica in World Affairs, New York: Foreign Policy Association, 1958; Robert D. Hayton, “Polar Problems and International Law,”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Vol.52, No.4, 1958, pp.746-765.

  [3] “Antarctic Squabbles,” The Economist, February 7, 1948; “Ice and Fire,” The Economists, January 11, 1958.

  [4] P.W. Quigg, “Open Skies and Open Space,” Foreign Affairs, Vol.37, No.1, 1958, pp.95-106; Philip C. Jessup, Howard J. Taubenfeld, ed., Controls for Outer Space and the Antarctic Analog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5] Truls Hanevold, “The Antarctic Treaty Consultative Meetings: Form and Procedure,”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Vol.6, No. 3/4, 1971; Christopher Beeby, The Antarctic Treaty, New Zealand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Wellington, 1972; F. M. Auburn, “The White Desert,” Th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Quarterly, Vol.19, No.2, 1970.

  [6] F. M. Auburn, Antarctic Law and Politics, Canberra: Croom-Helm, 1982; Philip W. Quigg, A Pole Apart-The Emerging Issue of Antarctica, New York: McGraw-Hill, 1983; Francisco Orrego Vicuna, Antarctic Mineral Exploitation: The Emerging Legal Framew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7] Francisco Orrego Vicuna, Antarctic Resources Policy: Scientific, Legal and Political Issu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Gillian D. Triggs, The Antarctic Treaty Regime: Law,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8] Christopher C. Joyner, Governing the Frozen Commons: The Antarctic Regim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98; Christopher C. Joyner, Ethel R. Theis, Eagle over the Ice: The U.S. in the Antarctic, Hanover and London: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1997.

  [9] Olav Schram Stokke and Davor Vidas, Governing the Antarctic: The Effectiveness and Legitimacy of the Antarctic Treaty Syst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10] Paul Arthur Berkman, et al., Science Diplomacy: Antarctica, Science, and the Governance of International space, Washington, D. C.: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Scholarly Press, 2011.

  [11] Alan D. Hemmings, et al., eds., Antarctic Securit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egal and Policy Perspectives, Routledge, 2012.

  [12] Klaus Dodds, et al., eds., Handbook of the Politics of Antarctica,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 2017.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