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中国史研究中心、国家社科基金专项研究课题组举办中国与周边区域关系史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中国与周边区域关系史议题以及在相关研究中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会后,记者采访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中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姚胜。
中国社会科学网:据了解,北外历史学院在全国外语类高校中是第一家开展全球史教学科研的院系,北外在中外关系史研究方面具有哪些优势?
姚胜: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以培养外语外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学校,迄今已经有80多年历史。北外早在1960年就设立了世界史教研室,开展世界历史的教学与研究。2014年,北外成立全球史研究院。2017年,在全球史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历史学院。2024年是北外历史学院成立十周年。世界史是北外历史学院的专业,全球史是特色,中外关系史是重点研究方向。学院重点研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与周边区域的文明交流互鉴,重点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文明特征与历史演进,重点从全球史的视野对世界历史进行整体性考察,以探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北京外国语大学馆藏107个语种的纸质文献,开设有101种外国语言,涵盖全部建交国家,其中约一半的语种只有北外开设,覆盖了全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北外在亚、欧、美18个国家建设有23所孔子学院,数量居国内高校之首,其中7所为全球示范孔子学院。这是北外开展中外关系史研究的独特优势所在。
中国社会科学网:北外在中外关系史研究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在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处于什么位置呢?
姚胜: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是中外关系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华民族是一个经过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高度共同性与认同感的共同体。尽管我国少数民族分布范围很广,但其人口仍主要集中在西部及边疆地区,部分民族具有不同程度上的跨境性质,因而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涉及到国际关系等诸多中外关系史问题。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外国语大学老教授们的回信中指出,要“努力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为此,本次研讨会邀请到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理论研究司研究处处长周遥强,阐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邀请到国家博物馆外国文物部主任丁纯怡,以国外保存的中国图像史料为例,探讨外国人视野中的近代中国;邀请到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陈鹏,重点介绍该校“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史”本科实验班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网: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与周边区域关系史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者关系是如何体现的呢?
姚胜:加强中国与周边区域关系史研究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中国史、中国民族史的研究。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学者肖超宇就元代中后期畏兀儿亦都护家族世系进行了深入考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学者刘灿通过清末军谘府衙署的筹建,探究其对于清末政治空间的塑造。北京大学学者张心雨通过清代蒙地监狱制度探究清朝法律“大一统”的边疆实践。北外学者谢辉就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明末清初文献《玩易微言摘钞》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介绍,田卫卫通过敦煌写卷中的早期法帖,对其形制源流进行考释,宋宇航借鉴日本学者对中国制度史的研究路径,讨论了明代天顺朝内阁的相关问题。另一部分则是关于中国与周边区域关系史的研究。来自国家图书馆的学者马学良探究明代史料《赐诸番诏敕》中所体现的明初与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关系。故宫博物院书画部学者马顺平围绕波斯细密画《花园宴会图》,探究永乐时期明朝与帖木儿王朝的文化交流。北外学者戴琳剑透过明代文献《牧民心鉴》,讨论该书在朝鲜半岛的在地化及其对朝鲜儒学的影响,王奕斐探讨晚清华商在朝鲜的活动及其影响,闫妍讨论葡萄牙驻上海领事的设立与流转及其在中国近代史和贸易史上的作用,王梓聚焦蔡元培的爱丁堡之行,探讨社会史与美学史双重维度下的中外关系史。此外,我本人从撒马儿罕的明朝贡使臣展开讨论,分析了围绕东亚世界所进行的海陆环行。可以说,所有论题都在立足中外关系史的同时,突出了相关研究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价值。
记者 孙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