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对“一步跨千年”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而言,移风易俗工作始终是“老大难”问题:“老”在阻碍进步的旧思想、旧习俗,“大”在涉及凉山彝区千家万户,“难”在破旧陋习立新风尚。因凉山州社会的发育程度较低,对孝道礼仪认识有偏差,家庭财富意识、商品意识、文明法治意识淡薄,人情往来上有“历史欠账”等因素,致使凉山州移风易俗工作呈现“风头一过、重头来过”的死循环。凉山州“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相伴相生,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凉山州高额彩礼、铺张浪费、薄养厚葬等陈规陋习依然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急需开展一场移风易俗行动。
一、以制度建设为核心,提升凉山州基层治理能力
在国家的总体规划下,凉山州发生划时代全方位巨变,脱贫攻坚历史性地解决了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过去彝族群众有些落后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婚嫁方面,彩礼近年来不断攀升,因婚致贫、因婚返贫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原因;丧葬大操大办,到处拉钱借债只为在丧葬仪式上杀猪、宰牛、撒钱等,这些陈规陋习不断蚕食彝族群众经济基础。为此,凉山州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地调研,形成了《凉山彝族自治州移风易俗条例》,重点对高额彩礼、铺张浪费、薄养厚葬等问题进行倡导和规范。对症下药后凉山州陈规陋习得到遏制,高额彩礼有了上限;聚餐中的“坨坨肉”改成炒菜等。对于凉山州的贫困家庭来说,这些举措真正做到了为群众扎好钱袋子出口的工作,既有产业就业上的“开源”,也有移风易俗在开支上的“节流”,切实做到了“开源节流”,引导贫困群众节省不必要的开销,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财富不断积累。对凉山州的社会发展来说,移风易俗不仅具有思想文化的意义,而且还为下一步的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凉山州在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中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机制,进一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具体来讲:一是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作用。成立领导小组,明确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抓,确保责任、目标落到实处,强化责任落实;二是凉山州17个县市相继制定《开展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工作方案》等,移风易俗、破旧立新,无声地扭转着彝区群众陈规陋习;三是着力发挥党员干部、妇女队伍、家支头人及综合帮扶重要作用,共同推进凉山州乡风文明建设,防止家支势力对基层组织事务的干扰;四是充分发挥自治组织在移风易俗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和完善乡村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五是建立健全约束机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用制度化的方式引导约束村民转变观念、破除陈规陋习。制定出台细化婚嫁彩礼和宴席管理措施,遏制婚嫁赠予高额礼金及大操大办,坚持厚养薄葬,规范丧事办理标准,控制牲畜宰杀数量,遏制薄养厚葬及丧事大操大办。这些绣花般的细致工作从制度设计到具体落实为凉山州社会发展搭建起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以文化人,培塑各族群众新时代文化观念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地区,历史断层严重,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运输不便、陈规陋习深重。长期以来,广大彝区群众与世隔绝,深处贫困而不自知,精神贫困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厚死薄生、奢办婚事的消费观;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的生育观;迷信巫术、敬畏鬼神的宗教观;视农为本、轻商贱役的生产观;“等靠要”的消极度日观等,陈规陋习影响到彝区群众健康素养的提升和时代新风的形成。四川省委、省政府将精准扶贫具体化为“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如果说“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工程,那么“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则是更难攻克的深层次难关。
新时代十年,凉山州在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广大彝族群众革除陈规陋俗:一是利用凉山州彝族丰富的文化资源,创新移风易俗的工作方式,将倡导的文明新风内容融入彝族歌舞中,把新时代的文明新风传递到彝族百姓心中,真正发挥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二是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发展教育是贫困地区“拔穷根”和阻止代际贫困的关键,是摆脱“意识贫困”和“思路贫困”的基本条件,政府部门因材施教,针对学龄儿童开展凉山特色的“学前学普”“一村一幼”“控辍保学”“双语教育”等教育,针对成年人,充分利用职校、农民夜校、火塘夜话、坝坝会、“村村响”广播等阵地,开展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工程;三是组织能人农民工代表选任为村(社区)干部,将其纳入“万名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工程”,持续带动邻里乡亲转变观念、移风易俗。这种量体裁衣的改良方式得到广大彝族群众欢迎,是真正理解了思想文化观念滞后于物质文化的客观规律后,保障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激发中华文化的内在活力,产生与时俱进的彝族文化观念的突出表现。移风易俗为凉山彝族社会发展注入强劲的文化动能。
三、整治村容村貌,打造凉山州优美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与时代要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前的凉山州给人的印象是“人畜共居”“住房简陋矮小,饮食起居都在三锅庄边”“牲畜敞放、房前屋后垃圾、畜粪、污泥遍地”“不洗手、不洗脸、席地而睡”。
为改善提升群众生活条件,贯彻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凉山州组织群众开展多项措施。一是改造村容村貌,做好垃圾、污水治理,整治村庄风貌,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工作;二是加强家庭卫生方面,强化以建入户路、建庭院、建化粪池(沼气池)和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及洗手、洗脸、洗澡、洗脚、洗衣服为主要内容的“三建四改五洗”项目,推进“厕所革命”,做好畜圈卫生;三是免费配置钢制家具,橱柜、碗柜、衣柜、一张桌六张凳、太阳能热水器、电冰箱、洗衣机、沙发等;四是禁止在婚丧嫁娶中大肆燃放烟花爆竹。这些举措使得凉山州变得山清水秀更宜居,也在实践上和观念上帮助群众慢慢改变传统生活习惯,逐渐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观念。如今走进村子,迎面而来的是一间间宽敞明亮、通风透光、具有民族特色的房屋,周围绿树成荫,优质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让人无法想象到这里曾经竟是“贫困落后的老高山”的代名词。可以说,移风易俗为凉山社会发展打造了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凉山州委、州政府结合以往经验及凉山州实际,加大力度推进移风易俗,经过十年移风易俗鏖战,凉山州各族群众精神面貌发生历史巨变:全民抵制高额彩礼、铺张浪费变成勤俭节约、薄养厚葬改成薄葬厚养、人畜混居到房圈分离、不坐地下坐板凳、不睡地下睡床铺、不用锅庄用灶台……移风易俗成效明显。移风易俗对凉山州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成就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