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的生命在于使用。语言文字只有在由差异化的主体、行动和事物所构成的复杂社会环境中得到充足使用才能具备强大的活力,任何孤立存在的、脱离人类社会日常生活的语言文字都很难被定义为真正意义上的语言文字。因此,语言文字教育需要以不同场域或场景的协同推进为支撑,特别是对于民族地区而言,社会环境和语言生态较为复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应以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基本场域的融合发展为抓手,不断提升少数民族青少年儿童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和认同感,为扎实推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庭是语言文字学习的特殊场域。家庭是面对面互动形式的,具有亲密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它反映着人们最简单、最初步的社会关系。家庭成员的语言能力、文化观念、行动逻辑、身份认同等都会对家庭内部的语言互动产生作用,进而影响青少年儿童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习惯。同时,家庭是情感交流和价值观念培育的核心场所,语言文字不仅是这些行为活动的载体,也是象征情感归属和身份认同的符号,对构建更大范围的社会认同和国家认同具有特殊意义。家庭语言使用是社会语言生态的基本组成部分,虽然家庭是语言使用的最小场域,但家庭这一社会单位却是整个社会语言生活中极富弹性和生命力的一个语域,其内部存在着千差万别的、或隐或现的“语言规划”,对家庭成员的语言行为和观念无疑具有深刻影响。
学校是语言文字学习的主要场域。学校的语言文字教育主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日常交流、知识学习和书面写作的能力,进而能够在不同场合下灵活运用某种或多种语言文字。学校通过提供丰富的语言文字学习资源和机会以及系统性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以规范性的授课教学为方法路径,教授学生正确的语音、语法、词汇和句法等,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要素,全面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语言文字使用技能,打下良好的语言文字使用基础。学校的语言文字教育承担了部分家庭语言文字教育的职能,但与家庭场域相比较,学校更加注重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培养,以此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达成升学、就业等现实目标。
社会是语言文字学习的拓展场域。与校园类似,社会场域也为语言行动者提供了丰富的语言文字资源,个体能够自主地选择和探索学习内容,有利于拓宽语言文字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但在社会场域中,各语言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语言使用范围、使用人数、使用频率等与经济社会活动密切关联。所以说,尽管社会场域内部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和多元化特征,不同语言类别、语言观念和文化习俗等充斥其中,但往往存在某种共同语或通用语作为最为重要交流媒介,这不仅是绝大多数社会和国家“一体多元”的写照,对于语言行动者而言,熟练掌握这种共同语或通用语还是融入社会、成为社会有机体一员的基本条件。
在广大民族地区,以家校社协同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具有重要意义。此举不仅旨在培养少数民族青少年儿童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情感认同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认同和国家认同。一方面,语言行动渗透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场域,语言自身的特征和语言学习的复杂性要求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需要集合各方力量、协同推进,才能增强教育资源的凝聚力和有效利用率。另一方面,语言文字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还承载着人们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也不能仅仅是一种“工具理性”的行为,还应当具备情感性的内涵,即在不同场域下,通过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培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认同感,特别是培育少数民族青少年儿童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亲切感,借此强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家庭、学校和社会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过程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综合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不同场域的特点和资源,协同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家校社协同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顶层制度设计,整合统战、教育、宣传、民政、民族宗教等部门力量,持续提升工作效能。第二,系统总结并积极宣传民族地区“推普”工作的重要成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学校、家庭和个人案例进行全面推广。第三,以学校场域为主阵地,组织举办由学生、教师和家长代表共同参与的各类课外活动,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变迁历史,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着力提升“家校共育”水平。第四,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期间,鼓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积极举办以家庭为单位、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各类文娱活动,营造优良社区文化氛围,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提升对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天然亲近感。总之,家校社协同发挥作用,不仅能够更好地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质效,还能为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工作创造源源不断的动力,是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一环。
(王浩宇,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研究员;罗卓,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