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的“三个讲清楚”

2024-04-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全面阐释中华民族发展历史,对于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脉络、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史观,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该课程具有全新的主题主线、观照视野和话语体系,集政治性、学理性、价值性、知识性于一体,体系宏大、内容丰富。作为一门新设置的政治理论课,该课程面临着一系列课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包括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准确把握该课程的主题主线、突出难点重点,做到“三个讲清楚”。

  一、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理论

  课程是建立在概念和理论之上的知识体系,准确把握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是课程教学的前提。与其他课程一样,《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也有自己独特的核心概念、基本范畴和基础理论,需要从学理上阐释清楚。

  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涉及的概念较多,其中核心概念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厘清这些概念及其内在关联,让学生明白以下道理:中华民族是中华大地各类人群浸润数千年中华文明、经历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在共同缔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共同体,而不是只有100多年历史的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体与多元的关系,一体包含多元并对多元具有统摄性,多元有机组成一体并支撑一体,二者不是等量齐观的平行概念;中华民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实体,不是各民族“你归你,我归我”的大拼盘,更不是各民族拼凑合并起来的“想象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加上“共同体”三个字,就是为了充分彰显中华民族的统一性、共同性与不可分割性,突出强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以更好引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前进方向,绝不是同义叠加的概念操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作为国家民族的身份认同和归属意识,是在世界文化激荡中持守民族主体性的精神符号,也是祖国统一、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和力量源泉,而不是民族同化、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意识。

  讲清楚中华民族历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以这“四个共同”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正确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客观事实和必然逻辑。只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认识到中华民族由千邦万族融汇成一体的宏阔历史,才能确立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才能自觉抵制“内亚史观”“征服王朝论”“赞米亚学说”“南岛语族”等西方错误史观的干扰误导。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尤其要激浊扬清、正本清源,笃定坚守中华民族史观。

  讲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创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讲清楚了这一论断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定位,才能让学生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民族工作部门的事情,而且是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和各族群众共同的事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要向此聚焦、毫不偏离这条主线。

  二、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的要旨就是展现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因此,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是教学重点。

  在讲述视角上,要坚持中华民族整体观。本课不同于一般的通史课,而是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发展史。因此,要摆脱王朝治乱史的视角,跳出各族族别史的叙事范式和惯性思维,由单一民族政治史向中华民族整体史转变,由突出“帝王将相”向突出“人民性”转变,从中华民族整体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中国历史。

  在讲述的内容上,分阶段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历史进程及主要特点。史前时期,重点讲各区域文化相互交流,各族群不断迁徙,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夏商周时期,重点讲“天下思想”以及以炎黄华夏为凝聚核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交融格局的形成;秦汉时期,重点讲“大一统”对中华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结构的塑造;魏晋南北朝时期,重点讲社会分裂、南北对峙中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隋唐五代时期,重点讲“天下共主”“四海同风”“无隔华夷”、文明互鉴的盛唐模式;辽宋夏金时期,重点讲各个并立政权竞逐“中国”正统、共承“中国”之制、融聚“中国”文化的过程;元朝时期,重点“混一南北,胡汉一家”的中华民族发展新局面;明朝时期,重点讲统一整合的政治格局、农商繁荣的经济形态、华夷混合的社会风貌以及互鉴交融的文化气象;清末民初,重点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本成形,中华民族由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进程。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重点讲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重塑现代中国、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推动中华民族大进步,实现从落后走向先进、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转型。新时代以来,重点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通过讲述中华民族发展史,让学生理解各民族在维护中华民族统一中作出的伟大贡献,加深学生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规律的认识,引导学生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立足中国历史、解读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实现培根铸魂、以史育人的教学目标。

  三、讲清楚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的发展逻辑

  话语是传递知识、价值观念、政策意向和行为规范的重要载体。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维护国家统一,历代决策者在国家治理中创造出了许多思想、理论、政策、制度,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专属话语。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浩瀚星河里,这些话语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具象化地呈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丰富实践。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讲深讲活,需要从中华民族发展的丰富史料和生动实践中,精心甄选、准确凝练话语,并把这些话语表述讲清楚。

  根据治理目标和指向,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可分为政治话语、政策话语、情感话语。其中,政治话语是指为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而提出的话语,如“天下一家”“大一统”“华夷一家”“六合同贯”“九州同风”“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等,新时代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四个与共”“四个共同”“五个认同”“三个意识”“四大关系”“十二个必须”等。政策话语是指为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共同发展的制度设计,如羁縻制度、郡县制度、编户齐民、卫所制度、改土归流、屯田营田、移民实边、茶马互市、赋税优待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西部大开发、对口支援、扶贫攻坚、乡村振兴、兴边富民、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等话语。情感话语是指密切民族感情、促进民族团结、凝聚人心的话语,如石榴籽、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一家亲、“守望相助、手足相亲”等。

  要讲清楚这些话语的时代背景、理念目标、内在涵义、实践展开、社会影响及绩效,挖掘话语背后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话语的指向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一直以来是我国治理经略中的主流话语,既有高屋建瓴的理念理论,也有落地落实的具体举措;这些话语生动勾勒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砥砺前行的动态图景,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一个空悬的概念,而是有史实支撑的客观实体。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教授、中南民族大学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