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学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穗召开

2024-11-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 通讯员 毛帅)11月9日,中国民族学学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主办,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承办的中国民族学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近14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300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长戴青云致辞 主办方供图

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校长强世功致辞 主办方供图

 

广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科致辞 主办方供图

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二级巡视员陈晓嫚致辞 主办方供图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长戴青云在致辞中提出,当前民族学界正面临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的重大历史机遇,用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政策话语和社会话语深刻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道理、学理和哲理,深刻阐释中华民族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进路,是当前中国民族学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和学术使命。

  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校长强世功就大会主题提出了三个需要深化和延伸的议题:第一,讨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关注人类现代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关心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下走出的现代化道路,即多元现代化问题,如何以中国视角和学术标准来看待现代化的发展,进行现代化的比较,从而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就变得非常重要;第二,如何理解“现代”这一概念已经成为我们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的概念并不仅是一种时间的概念,而实际上代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讲“现代文明”这个概念时,要逐渐摆脱西方的标准。第三,民族学如何转型,建构中国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中国的民族学理论应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来阐述。

  中国民族学学会荣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在致辞中提出,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民族学研究作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学术支撑,肩负着重要使命。民族学研究就是要承继前人研究的血脉与传统,又要破解当前民族研究发展面临的难题与困惑,不断提升国家的文化水平,不断凝聚国民的文化力量,这样民族和国家才能汲取不竭的前行动力。专家学者要立足本国,放眼世界,加强交流与协作,为民族研究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和理论基础。

  广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科在致辞中提出,广东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既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承担着率先探索、积极示范的重要使命。广东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促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做优做实城市民族工作,让各民族群众“进得来、留得住、融得进、过得好”,各民族共同建设共同奋斗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热土,汇聚形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能。

  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二级巡视员陈晓嫚在致辞中提出,当前的民族理论研究工作可以从以下四个重点工作入手:第一,要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从理论主题、体系框架、内在逻辑、概念范畴等方面作出系统阐释;第二,要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第三,要研究中华民族史,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牢牢把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第四,要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围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开幕式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院长杨文炯主持。

  论坛还举行了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十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和中国民族学学会网站与会员系统上线仪式。

  年会围绕主题组织了12场主旨报告,并设有22个分论坛,与会学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民族工作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民族学“三大体系”建设与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与华人华侨民族共同体构建经验、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流动与融居理论与实践、民族地区发展的中国经验等主题展开研讨。

  会议由中山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华南及粤港澳大湾区研究基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青粤民族学研究中心、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研究所、广东省普通高校省级重点提升平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岭南民族研究中心、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广州市社会学人类学学会、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协办。

与会专家合影 主办方供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