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赵徐州/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赵徐州 钟义见)7月20日,中国民族研究社团第五届联合学术大会(2024年)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长春举行。10家国家一级学术社团的20余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及相关部门的近百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旨在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与民族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陈郭华,国家民委理论司二级巡视员刘元如,中央统战部民族工作局理论政策处干部刘浩,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冯庆忠,吉林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陈希哲,吉林省统战部副部长李明智,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蔡立东,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喜平参加大会。
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体系建设
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蔡立东致辞 本网记者 赵徐州/摄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陈郭华致辞 本网记者 赵徐州/摄
国家民委理论司二级巡视员刘元如致辞 本网记者 赵徐州/摄
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冯庆忠致辞 本网记者 赵徐州/摄
吉林省统战部副部长李明智致辞 本网记者 赵徐州/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致辞 本网记者 赵徐州/摄
会议开幕式由吉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曲红梅主持。蔡立东在致辞中介绍了吉林大学的学科发展现状以及吉林大学东北民族研究中心的建设情况,并指出吉林大学将继续深化相关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力量,吉林大学愿意积极为相关研究提供交流平台,欢迎各位专家常来交流工作。
陈郭华在致辞中指出,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清晰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中“守正创新、正本清源、以文化人、实事求是、服务大局、搭建体系、立德树人”七个方面的工作要求,紧密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的共同体,强化有组织科研,凝聚强大合力,共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体系建设,为构筑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刘元如在致辞中提出,民族研究工作要始终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学习好宣传好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新时代民族理论研究的首要政治责任。要始终坚持一流的学术标准,不断产出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力的标志性、原创性成果,积极培养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梯队完整、衔接有序的研究团队;要始终坚持凝聚研究合力,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应协同发力,改变原有知识生产的生产关系,汇聚成高质量发展的知识生产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更大的贡献。
冯庆忠在致辞中感谢国家部委与中国民族研究社团对吉林省民族理论研究工作的大力支持,祝贺吉林大学在民族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他期待高校与社团之间的合作能够得到实质性提升,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在多个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快民族理论研究的实践检验和成果转化,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新篇章。
李明智在致辞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希望民族学研究者要扛牢政治责任,深入阐释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要发挥学术优势,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坚持以研资政,主动服务民族工作。
王延中在致辞中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并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工作以及民族学学科转型发展、铸牢基地建设和联合学术大会创办5年来的经验,提出三点倡议:一是要充分认识加快构建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学科共同参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建设;二是要紧密围绕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提管用之策;第三是要强化各学术社团、研究会以及学术研讨会等学术平台的宣传教育作用,更好发挥学术和社会引领。
深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研究
与会学者发言 本网记者 赵徐州/摄
大会主旨发言阶段分别由吉林大学东北民族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罗克全,吉林大学东北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成,吉林大学东北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宋卿主持。15位来自各学会的知名专家从不同学科领域和切入点围绕会议主题作主旨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建樾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早期民族政策与共产国际密切相关,但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不断尝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过程为延安时期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和探索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提供了基础和铺垫。吉林大学东北民族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邵彦敏全面梳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多民族国家理念和思想的发展,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借鉴。吉林大学东北民族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成基于唯物史观,从历史性、客观性、主体性三个维度探讨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学理、道理和哲理。
中南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段超探讨了中央集权制的内涵、演进及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大一统”巩固与发展的影响,分析其在维护政权和边疆稳定方面产生的历史作用。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白玉冬阐释了北朝隋唐时期中华文明向外输出的情况以及由多民族王朝主导的天下一统观,并分析其对南北文化交流、国家边疆治理的启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励轩提出,英文世界中的“中华民族”概念源于近代欧洲传教士和探险家对中国的初步认识,并通过书籍、报刊的流通强化了这一观念,促进了其传播,为汉文语境中“中华民族”概念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授高向东以翔实准确的数据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情况进行了生动鲜活的展现,并建议通过加强社会支持、推进法制建设等措施,以提升各民族人民的城市融入水平。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阿拉坦宝力格提出,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民族学在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有助于根据边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为推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何明表示,民族学关乎国本、国运,是强国之学。新时代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守魂、寻根、开眼、从实、原创为原则,构建中国民族学自主知识体系,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深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
百色学院校长吕嵩崧表示,语言接触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因”。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有着丰富多彩、类型多样的语言接触事实,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发展的生动体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呼和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更是见证历史的活化石。他基于语音声学模型反映的语言发展信息,探讨了阿尔泰语系民族的语言相似度、远近关系及其来源和发展。西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部教授文英提出,民族语文翻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和保护民族文化、增强文化认同等方面发挥重要且独特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这种共同的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钟进文基于中华文化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视野,以多个案例说明了我国多民族民间文学的传播和生成机制,进而探讨了有关“国学”等问题。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教授李锦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非遗当代价值的阐释需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其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通过阐释非遗的当代价值,凸显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所长黄彩文认为,石屏豆腐作为地名石屏及其特产的辨识标签,演化为特殊地域文化符号,进而升华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对其研究可丰富云南地域饮食文化内涵,并呈现出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的多维面向。
与会学者一致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广泛交往、交流与交融;要全面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要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化各民族文化认同和情感纽带,讲好中华民族故事;要积极推进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王锋在会议总结中指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本次会议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的时代背景下召开,充分体现了各相关单位、学会、铸牢基地及专家学者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与会领导提出了极具指导意义的工作要求,明确了新时代民族研究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实践路径,充分彰显了大会的学术引领作用。主旨发言专家围绕主题,从不同学科领域和切入点作了精彩学术交流,拓展了民族研究领域的学术视野,深化了相关研究。此次会议标志着中国民族研究学术平台的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民族研究社团和铸牢基地工作的紧密结合,有利于强化有组织科研,促进各学科间的相互启发、支撑和融合发展,共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体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学术贡献。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共同主办,吉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吉林大学东北民族研究中心、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会、中国民族学学会、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中国民族史学会、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中国突厥语研究会、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中国蒙古语文学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杂志社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