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2月21日至23日,第二十届全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西藏大学教授尼玛扎西担任会议主席并作“藏语语言智能与大模型”主题特邀报告。广西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卞成林,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副理事长那顺乌日图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高兴宇主持开幕式。来自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等30多家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科协的代表共约200人参加会议。
卞成林介绍,广西民族大学长期致力于民族语言资源的整理、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应用,积极推动中国—东盟语言文化交流与技术合作,在智能翻译、语音识别合成、语言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聚智聚力,共同推动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创新发展。
那顺乌日图回顾了少数民族语言信息处理学术领域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面对的挑战、机遇与坚持的重要性,对所有科研工作者的努力和工作成果表示赞赏。那顺乌日图提出,语言信息处理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研讨会分主题演讲、特邀报告、分论坛等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聚焦民族语文处理,赋能数字化文化传承”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北京大学教授穗志方、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赵军、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赵小兵、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程建等分别作了题为“知识驱动的大模型复杂推理能力评测研究”“大模型知识机制分析:知识局部化/查询局部化?”“少数民族语言智能技术的机遇与挑战”“自然场景文字检测识别研究进展与应用”的特邀报告。
研讨会由中国中文信息学会民族语言文字信息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民族大学、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民族语言中心广西民族语文大数据研究基地、语言计算与智能广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