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征)11月27日,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新时代统一战线论坛·2024”在北京召开。与会学者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主题展开研讨交流。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郝明金,中共中央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陈小江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黄守宏主持开幕式。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央社院院长郝明金致辞
郝明金表示,论坛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要充分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内在联系,全面贯彻实践要求,立足工作实际,坚持守正创新,持续引导各族人民不断增进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陈小江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深刻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原创性、政治引领性、实践指导性,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磅礴力量。
中央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副院长,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院长严庆认为,共同体格局和文明的动力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两块重要基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和合”的世界观、“家国天下”的情怀,共同体格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紧相连,强调成员的主体性以及彼此之间在利益、安全、前途等方面的共同性,能够提供人类如何相看、相待的整体性视角。文明的动力则回答了发展如何求问、求解的本质性问题。文明是物质、技术、制度、文化的复合体。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本质动力定位于文明,更加符合共同体发展的多维关切和多方动因。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则需综合推动人类物质、政治、精神、生态文明的协同发展、协调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段成荣从人口流动角度分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相关实践要点。他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从不流动的“乡土中国”迅速转变为大流动的“城镇中国”,完成了向高空间流动性社会的转变。流动性大幅提升,对中国各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当前,关于“顺应大流动大融居趋势,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互嵌社区环境”的理论概括,准确把握了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相关因素之间的逻辑联系。针对部分少数民族人口群体的城镇化水平差异等短板,未来需推动各民族人口双向流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会议现场
论坛期间,有关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主要负责同志、知名专家学者、中央和地方社院教学科研人员、基层社区和企业负责人等,围绕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有关负责同志,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会主义学院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