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张清俐 通讯员 王琪)10月26日至27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在山东济南举行。会议旨在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
研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工作
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君松提出,进一步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研究,在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中贡献聪明才智、展示山大担当。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山东大学)主任王学典提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大家庭。新时代新征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稳定,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二级巡视员陈晓嫚提出,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间的内在机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魂。
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党组书记白山提出,山东省在构筑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栖息地、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携手各民族共同迈向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展现了非凡的担当与作为。
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多维度研究是近年来的学术热点之一。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彭勇认为,从制度史视角关注“三交”史,可以更好地理解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基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巩固、发展的深层机理。我国历代王朝(政权)都重视“大一统”制度的建设,以制度为保障,不断增进政治上的共同性,实现全社会在经济、社会、文化上的一体化发展。同时,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的制度建设,促进了政治共同体的稳固和发展。北方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教授张多勇梳理了历史上党项及西夏对华夏文化认同、离异、回归及共创华夏的历史过程。新疆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吴轶群以清代绘制的西域民族图志为例,分析了清王朝“大一统”理念与实践的历史过程。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肖远平认为,在民族地区修建的桥梁拓宽了民族间相互沟通、共同进步的通道,成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标志。
丰富的考古学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国早期文化和历史的发展规律。山东大学考古学院院长王芬教授认为,在新石器和早期青铜时代,可以总结出以中原、海岱、江汉、环太湖和燕辽五大文化区系为主干的多元一体的文化结构。在长时段的文化演进过程中,出现多元文化的起源和相互影响、多元演进和一体化进程、夷夏东西、中原中心的确立等,最终形成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高度统一的秦汉帝国。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勤建、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段友文等注意到黄帝崇拜在强化历史记忆、建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复旦大学资深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图书馆馆长葛剑雄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出发,提出优越的气候、地理条件是华夏民族在中原地区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中国人类学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麻国庆提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要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整体角度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研究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生机制、历史进程及其发展规律,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把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要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置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语境之下,书写好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的故事,形成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国家认同感的中国叙事。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加华提出,要不断深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根基和思想源泉。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以文化认同凝聚各族群众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工作路径。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宝成关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季中扬提出,重视中华文化的审美认同及其建构,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张士闪探讨了鲁班等显性文化象征符号的建构与存续,既是传统中国文化政治的运作机制,也是民众贴近国家政治、建构文化认同的实践路径。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教授黄永林认为,非遗旅游在“日用而不知”的非遗活动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美美与共”的非遗审美中,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共同价值”的非遗精神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在“和而不同”的非遗交流中,增强中华民族团结凝聚力。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教授詹娜以辽宁丹东旅游为例,分析了当地各民族的口头叙事传统的讲述与传承有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大先认为,少数民族文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会代表合影(主办方供图)
研讨会由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司、山东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指导,山东大学主办,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承办,《民俗研究》编辑部、《节日研究》编辑部、《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