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研究助力西藏高质量发展

西藏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四个创建”学术研讨会在拉萨举行

2023-09-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拉萨讯(记者 陆航)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指明了发展目标。社科界如何广泛参与共同努力,通过专业研究,推动西藏形成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的科学、合理、完善的创新理论体系,推进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9月26-27日,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西藏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四个创建”学术研讨会在拉萨举行。

  “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即西藏着力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努力做到民族团结进步走在全国前列,着力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努力做到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着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努力做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努力做到固边兴边富民行动走在全国前列。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汪海洲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科学指引下,西藏各项事业取得了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各族人民过上了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显著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得到了充分彰显,使雪域高原走上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是自治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举措,更是推进新时代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措施和重要抓手。举办此次学术研讨会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全国及各兄弟省市社科理论界、高校、学术研究机构等作用,搭建起一个全面思考、谋划和推进西藏各项事业发展进步的新载体新平台,推动形成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的科学、合理、完善的创新理论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强大的智力和学理支撑。我们真诚希望以此次学术研讨会为契机,加强与全国社科理论界的交流与合作,在积极宣传推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西藏的成功实践,宣传推介西藏取得的全方位进步和历史性成就,讲好西藏故事、传播好西藏声音,让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西藏,真实生动立体展示新时代新西藏的良好形象的同时,进一步建立重大理论学术研讨交流的渠道和机制,通过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使自治区社科领域在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中取得新突破,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王胜表示,本次会议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深入推进“四个创建”展开学术研讨,是哲学社会科学界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的鲜明体现。今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发出振奋人心的号召。推动西藏深入开展“四个创建”、实现“四个走在前列”,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西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深刻把握西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特殊关系,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包括藏族在内的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坚决地与过度强调民族文化特殊性、把藏民族文化游离于中华文化之外的错误言论作斗争,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我们要站在坚定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高度,实现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国家战略的视角出发,作出新阐述、提出新概念、形成新表达。中国社会科学院对西藏社科院、西藏社科界有着特殊的情感。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将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大支持西藏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力度,推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将与西藏社科界以及全国研究学者一道,不断坚定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坚守“学术戍边”的初心使命,为中央决策和地方实践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持,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西藏的繁荣发展,关注西藏各族人民的幸福安康,连续两次召开了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形成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确定新时代西藏工作要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为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西藏自治区社科联主席李小宁认为,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四个创建”是我们工作的具体路径。自治区党委、政府长期以来鼎力支持社科联的工作和全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健康发展。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启新征程的关键时刻,我们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进‘四个创建’”全国性学术论坛,就是要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与本质要求,努力践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深入探讨“四个创建”理论实践等重大问题;深入理解“四个创建”是做好“四件大事”的现实举措,深入研究“四个创建”系统工程的具体路径,统筹推动“四个创建”走深走实。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自1986年成立以来,即与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保持着紧密联系。近年来,双方合作开展了多个科研项目,在已经完成的《西藏通史》、正在实施的《西藏文化史》等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紧密合作,相互支持,高质量完成相关任务,共同推动中国藏学研究事业蓬勃发展。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扎洛表示,2021年西藏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未来5年,要着力推进“四个创建”、努力做到“四个走在前列”。这是西藏自治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新时代中央治藏方略,坚定不移推进中央有关西藏工作“四件大事”要求的创造性举措,突显了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勇于承担国家使命、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意识。2年来,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汇聚磅礴力量,“四个创建”工作有力推进,“四个走在前列”取得良好进展。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是西藏理论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藏学界的一件大事,必将进一步激发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热情;必将进一步激发我们深入研究探讨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必将进一步激发我们的责任担当意识、团结协作意识、守正创新意识,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作出更大贡献。

  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西藏自治区社科院党组书记孙向军在主持开幕式时表示,自治区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继续深入推进聚“四个创建”“四个创建”开创新的局面,努力推动西藏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实践证明,“四个创建”符合中央精神、切合西藏实际、回应人民期待、顺应时代要求,是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雪域高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关键一招,是实现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全局性重大举措。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目的就是发挥全国范围的哲学社会科学力量,围绕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深入推进“四个创建”、实现“四个走在前列”,进行学理性研究、总结宝贵经验、深化规律性认识,为自治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四个创建”、实现“四个走在前列”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长、社科联副主席索林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战略高度,聚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个重大问题,系统回答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发出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强音,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传统文化中的宝贵思想资源、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西藏作为边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是党中央赋予的战略性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是“共有精神家园”的形成与更深层次的文化认同。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的“两个结合”重大论断,特别是领会好“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握好这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这一论断包含的丰富思想内涵,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让中华文化成为各族人民的情感纽带、心灵归属、精神家园。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霍巍提出,西藏考古证明了高原史前人类具有与中原文化相同的“文化基因”,勾勒出西藏古代文明发展的基本轨迹与发展趋向,丰富了多民族共同创造高原文明的内涵和细节,提供了“高原丝绸之路”上文明互鉴的多彩样本。在建立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考古学的时代潮流之中,西藏考古方兴未艾,正处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深信,西藏考古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提供新的科学依据,重新书写各民族共同创造西藏高原文明新的历史篇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金民卿认为,我们要按照“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正确处理坚持基本原理和创造新理论的关系,把不忘老祖宗同创造新思想很好结合起来,切实做到一脉相承的“脉”不能断,与时俱进的“进”不能停,真正做到坚持与发展、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统一。

  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教授周润年表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关键是要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深刻认识到各族人民血脉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文化共同体,也是利益共同体,更是命运共同体。要充分认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各民族休戚与共的历史主脉,是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根本方法,要把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为实现各民族大团结的金钥匙,鼓励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各族群众跨区域、跨行业有序流动,推动各族群众多方位、多形式地走动互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扎实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要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一级巡视员程越表示,青藏高原是全球最独特的地域单元之一,其自然特征可以概括为“三地”“四低”“三高一多”。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影响了全球气候变化和生命演进进程,对我国的国家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影响。他提出,西藏的科研工作者和从事实际工作的领导干部,应当进一步推动青藏高原研究的学科融合,不断深化对青藏高原自然特征的理性认识,探索如何在生态和谐前提下开发利用西藏的优势资源,共同推动青藏高原走向科学发展的生态文明新时代。

  西藏民族大学南亚研究所教授狄方耀在题为《西藏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内涵、意义、挑战、对策》的主旨发言中提出,“着力创建国家固边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区”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挑战严峻,需要我们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统领,精心论证实施方案,科学推动组织管理工作,上下同心,勇毅前行,自治区党委设计的奋斗目标一定会变成辉煌的成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张荣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延中、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教授王欣等十余位专家,围绕《西藏人口与生态环境发展》《面向中国式现代化:以有效治理促进西藏数字经济发展》《努力夯实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基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新时代治藏方略与治疆方略》等主题作学术报告。主旨报告环节由索林和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吴庆军主持。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等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充分发挥全国社科理论界、高校、学术研究机构等作用,围绕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深入推进“四个创建”、实现“四个走在前列”,进行学理性研究、总结宝贵经验、深化规律性认识,为西藏自治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四个创建”、实现“四个走在前列”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为西藏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提供强大的智力和学理支撑。

关键词:西藏;“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