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民族学研究高质量发展

2023-07-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孙美娟 通讯员王艳)7月1日,中国民族学学会2023年高层论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东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学术研讨会在辽宁省大连市举行。与会专家学者从多学科视角出发,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核心思想,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东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东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六个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交流。

  发扬学术传统 推进民族学理论创新

  民族学学科具有关注社会时代变迁的学术传统,其理论创新同样必须坚持“两个结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理论研究司副司长张世保在致辞中表示,要切实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研究阐释,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己任,深化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研究,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新成果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取得新成就。

  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两个结合”基础上对相关概念作出符合历史和现实的学术阐释是新时代民族学理论创新的重要着力点。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张继焦认为,西方与中国的“国家”“民族”概念的产生与传播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代表着各自的话语体系,只有将这些概念置于其赖以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特定的学术话语与理论体系中才能理解“国家”“民族”概念的真实内涵与外延。从国家角度出发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性的生成与发展置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践中,结合传统中国的历史文化基因,为理解新时代下大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国家—民族”理论。“国家—民族”在具体的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表现为主导与从属的关系,并由此派生为整体与局部、起始与承续等关系状态,其中国家扮演着主导、整体的角色,民族则是处于从属、局部的地位,两者在从近代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一系列历史进程中持续地起始、承续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特点,不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到新的高度。

  立足新时代 推进学科交叉融合

  新时代的民族学研究要对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新征程的任务部署,聚焦民族领域基础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建立民族学与政治学、历史学、考古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模式。

  大连民族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学院)院长张利国从民族政治学的视角探讨公民意识培养问题,认为公民意识的培养要着重从关系维度重塑个体与国家的关系意义,在国家认同建构中应把国家公民身份放在多重身份认同序列中的首位,以联通“古”“今”并存之维、发挥“刚”“柔”并济之道、协同“内”“外”并举之力,强化集体性和共同性为特质的社会公共精神塑造和国家公民意识培养。

  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西南民族大学教授曾明从中国古代文学的视角阐释了苏轼的民族共同意识的形成契机及其精神内核,认为苏轼的民族共同意识生成与其自身的经历密切相关。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而成的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历史。要端正历史文化认知,从中华文明所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理解苏轼的民族共同意识。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书写和研究,厘清、甄别错误的观点,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也是任重道远的学术任务。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段超表示,目前学界在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话语体系和关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研究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深化。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加强制度史研究对于民族学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意义;另一方面,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相关论述,以推进国家制度研究。

  中国民族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色音认为,清代东北地区蒙汉人口的迁徙改变了传统的民族人口结构,导致了蒙汉杂居局面的形成,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人口管理制度。蒙汉农牧文化的交融体现了历史上我国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各民族之间是一个自然接触、融合的过程。

  我国的民族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始终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深入回答时代课题、服务国家战略是民族学学科的责任与使命。中国民族学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延中表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文化的当代形态,也是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体现,要准确把握好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好中华文化的传统性和现代性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好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国民族学界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坚持中华文化主体性,为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会议由中国民族学学会、大连民族大学主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及相关部门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关键词:民族学研究;高质量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