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许多的民族国家,也有许多的多民族国家,大多数亚洲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地处亚洲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的中国,北到大漠南北,南到东南亚,东到海,西到中亚,版图辽阔。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代中国能够发展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要素,主要包括辽阔疆域、伟大的文明、智慧而富有创造力的人民和巨大的世界影响力。
秦汉以来,在广袤的中国疆域内,中华民族历史的演进有两个重要的原动力。
一是从中原地区到边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国家的核心区范围主要包括中原和大江南北农耕区。以农耕区为主的中原地区保留着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最关键的历史链条与文化谱系。中心区域发展起来后,逐步与四周的边疆地区交往,带动边疆的社会文化发展。秦汉时期可以称为统一多民族大国的形成的起点,秦始皇征岭南,设立岭南三郡,将南面的疆域开拓到今天的东南亚一带;派蒙恬率军北击匈奴,在河南地(今河套平原黄河以南地区)设44县。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中原王朝在西域建立了西域都护府,使西域各国成为中央王朝的一部分,也使中原地区与大漠南北产生了密切联系。
二是从边疆到中原,各民族不断向内凝聚。秦汉以后,中国进入了一个较长的南北分治时期,这一时期的历史叙事特征主要是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元清两代更是在全国建立了大一统王朝。此外,在以汉族为主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中,边疆民族的叙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比如,汉代匈奴与西域各国以及唐代高句丽、突厥、回鹘、吐蕃、南诏等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央王朝的来往互动较为频繁。此外,我国的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在文化上兼收并蓄、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情感上相互亲近,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国历史上,边疆民族融入中华、边疆土地纳入中央王朝领土往往是同步发生的。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各民族共同参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历朝历代的各族人民都对今日中国疆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也必须由各民族共同维护、巩固和发展。
(作者系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