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是全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持续的奋斗目标和历史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汉藏羌彝走廊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北上的交通要道和众多民族交汇融合地,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对内是区域性族际交往交流交融的活态样板,形成活跃的各民族商贸体系和彼此交融的文化体系;对外是我国沟通东南亚国家重要的通道,成为中华文化对外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推进汉藏羌彝走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要充分挖掘利用其独特的区位与资源优势,通过提升人口质量并优化其空间配置,加强数字化建设,打造新型能源体系,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多措并举协同推进汉藏羌彝走廊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基础。
提升人口质量并优化其空间配置,做大汉藏羌彝走廊地区人才红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人是生产力诸多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和最具有能动性的因素,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真正源泉,人才是现代社会竞争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要以“质”为关键,搭好汉藏羌彝走廊地区引聚创新人才的“大舞台”。首先,要加强育才的“自流井”,教育是强国建设的基础工程,对实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建设汉藏羌彝走廊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在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教育硬环境上不断优化与提升,并通过政策倾斜改善其教育软环境;要依托东中部和西部较发达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加大内地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力度;要注重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职业教育,着力挖掘汉藏羌彝走廊地区的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工艺,并将其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将知识学习与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设施紧密联系,达到学以致用,使汉藏羌彝走廊地区的民族品牌和民族产业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其次,要栽好招才引智的“梧桐树”,通过实施生活补助、住房奖励、安家奖励等人才引进政策,采用每年给予生活补助,一次性发放安家补助,免费租住人才公寓,吸引博士、硕士及重点院校本科毕业生等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以“真金白银”和“真情实意”聚集各类优秀人才到汉藏羌彝走廊地区干事创业,同时,要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交流互动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使集聚的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技术攻关、产品研发、人才培育,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同频共振。再次,要树立“产才融合”理念,坚持“以产聚才、以才兴产”,不断壮大新兴产业人才新群体,将创新人才的“关键变量”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增量”,让人才活力充分涌流,使汉藏羌彝走廊地区成为人才集聚高地。最后,要加快汉藏羌彝走廊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拓宽农业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渠道,发展适合农业转移人群的新业态和新产业,切实消除城镇非农产业的就业限制和歧视,提升城镇化质量,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加强数字化建设,塑造汉藏羌彝走廊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我们要将“数字”作为生产要素,协同引导各类要素向先进生产力集聚,塑造汉藏羌彝走廊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动能,让数字经济成为新时代汉藏羌彝走廊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要加快完善汉藏羌彝走廊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推动其向边疆农村地区延伸,使乡村网络基础设施实现全覆盖,同时,要降低乡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用网成本,推动宽带、智能手机等固定和移动网络设备终端进入乡村。在此基础上,要借助数字技术推动汉藏羌彝走廊地区民族产业向“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方向发展。在产业数字化方面,要推动企业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内部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要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并借助数字科技创新的推动力,使企业创造新产品、新服务以及新商业模式。在数字产业化方面,要将数字技术作为主要生产力,融入汉藏羌彝走廊地区民族特色产业中,使其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例如,汉藏羌彝走廊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迁徙廊道和重要的商贸交流通道,拥有藏戏、夹江年画、土陶、唐卡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通过数字动画技术促进非遗与现代文化接轨,让民众对非遗的了解不再停留于传统层面,使广大民众自觉成为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参与者,共同推动非遗从“文物式”平面保护转向交互立体化保护,实现现代数字技术对非遗主动式传承创新,激发民众对非遗的关注兴趣。此外,农业农村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突出地位,要推动汉藏羌彝走廊地区农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农业、智慧农业和精准农业建设,并着力发挥“数字+”优势,推进“数字+农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现代农业园区,培育农产品网络化品牌,提高农业生产效能。
打造新型能源体系,点燃汉藏羌彝走廊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随着我国风电光伏的技术进步和成本大幅降低,这类将发展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持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新能源具备了改变发展模式的新质生产力特征。汉藏羌彝走廊地区拥有良好的风电光伏资源禀赋,如西藏太阳能资源居全国第一位,丰富区达到98%。风能资源也得天独厚, 极为丰富, 开发潜力巨大,同时,还拥有独特的生物质能源和丰富的地热资源。据四川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调查, “川西高山高原区具有开发前景的热田主要分布在金沙江甘孜—理塘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和马尔康北西向构造带上”。要立足汉藏羌彝走廊地区清洁能源优势,建设一批如“阳光计划”“科学之光计划”“阿里光电计划”等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较高的新能源推广示范工程,并依托丰富的风、光、热资源,在域内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使新能源产业逐步形成规模化;要逐步降低汉藏羌彝走廊地区煤炭等能源消耗比例,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强新能源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普及,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要推动汉藏羌彝走廊地区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应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推进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并通过政策倾斜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大力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和项目,加强开展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先进企业的交流合作,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汉藏羌彝走廊地区力量。
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构建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走好汉藏羌彝走廊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推动我国业态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汉藏羌彝走廊地区长期居住着藏、羌、彝、纳西、白、哈尼、回等多个民族,这些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孕育了特殊的风土民情和文化,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为区域内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产品创意来源,具有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的良好条件。在推进其文旅融合方面,要以主要旅游景区和旅游城市为核心,通过核心带动和集聚效应,形成不断向外扩散和辐射发展的文旅圈,例如,以古羌文化为内核,以茂县为核心,形成以大禹文化、三国文化为支撑的岷江上游文旅圈;以羌彝文化为内核,以西昌为核心,形成以生态文化为支撑的彝族文旅圈;以藏族文化为内核,以拉萨为核心,形成以高原文化为支撑的藏族文旅圈,助推汉藏羌彝走廊地区“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在推进其文化创意方面,要重点发掘藏、羌、彝等民族文化元素,深度研制藏族祥巴、藏族传统编织、彝族漆器、羌绣等文创产品;要打造具有民族文化内涵与外延的特色文化小镇,通过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建筑中的传统元素,将现代建筑样式与传统原生态建筑样式有机结合,有效彰显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并深入挖掘当地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文化内涵,不断创新文化产业,形成具有产业优势、艺术优势和创新优势的“藏羌彝文化走廊”核心品牌。在对其实施文化品牌传播工程方面,要设立文化创意产品展览营销示范店,拓宽特色文创产品展销渠道;要利用丝绸之路辐射范围巨大的优势,打造推广禹羌文化、彝族文化、茶马古道文化、昆仑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并通过民族艺术节、文化周、文化月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汉藏羌彝走廊地区文化消费活动,助力民族文化品牌“出海”,加快推进汉藏羌彝走廊地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伐。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