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点亮青春

——评《跨越百年的信仰对话》

2022-12-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宣部2021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跨越百年的信仰对话》  叶子鹏、王震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2022年10月出版

 

  读到青年学者叶子鹏等人共同完成的《跨越百年的信仰对话》这部作品,让我这名情系党的青年工作事业的耄鑫老者无比欣喜。本书以百年前中国青年和新时代中国青年时空对话的形式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个选题紧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广大青年提出的立志做“新时代好青年”的希望嘱托,关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所提出的“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契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全书经由信仰的生成与力量、信仰的起点、信仰的选择、信仰的考验、信仰的坚守、信仰的追问等章节,讲述了李大钊、陈独秀、彭湃、方志敏等中国革命先驱百年前的初心与信仰的故事,以及新时代张广秀、黄文秀、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等青年及青年群体不忘初心的信仰故事,让新时代的“强国一代”再受一次信仰的洗礼。

  中国青年的命运从来都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跨越百年的信仰对话》一书中,生动刻画了100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前途的情景。并由此上溯至几千年来,面对“人如何安顿自己的无限性和有限性以提高生命的境界”这个安身立命的大问题,中国历经了百家争鸣、独尊儒术、两汉经学、魏晋玄学、佛学禅宗、宋明新儒学等哲学探索,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心怀天下”的精神文化传统。及至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的中华民族迎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标志着青年的觉醒。一次次的返本开新,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从旧道统开出新道统,进而树立起“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努力奋斗”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便是文化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

  思考人生目标,乃至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每一代青年思想成长的必经阶段。对这一问题的追问有必要从哲学中得到启发。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体系,其所承载的信仰是一种“公共的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立己达人、无私利他的信仰,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信仰,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信仰。一种“公共的善”,从哲学角度讲,一个人的自我有生命层面的自我和人格层面的自我两种,每个个体都有完善生命层面的自我和人格层面的自我的追求,人格层面的自我完善最终体现为做“真吾”而不是“私吾”,进而达到“无我”之境界。从历史角度审视,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传统“内圣外王”思想具有高度的关联,不断地完善自我以达到无私利人之行为目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雄壮蓝图,在十四亿多人口的中华大地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将永久载入中华民族史册和人类文明史册。蓝图已绘就,催人奋进。未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当代中国青年将大有可为、必有所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寄希望于青年的系列论述,更见《跨越百年的信仰对话》这部著作的时代价值。“常助青年超越”,是我的一大志趣,理当为这几位新起之秀跨时空的信仰思考与对话,点赞鼓励,并向新时代的青年一代作阅读举荐。

 

  (作者系中央团校原青年工作教研室主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工作系主任、青少年研究所所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责编:毕雁 实习编辑:邓潘祎)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