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任何人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展现了中华儿女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牺牲的坚强意志,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随即通电全国,号召全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表明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坚强决心。中共中央号召全体党员“不放松一刻功夫一个机会去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在国共合作宣言中表示,“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宣言得到全国同胞的热烈响应和赞许。为尽快促成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中央号召每个党员都应该成为各地救亡运动和救亡组织的发起人、宣传者和组织者,以诚恳坦白谦逊的态度与努力的工作,领导和动员民众抗战。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迫于南北两线作战的压力,国民政府同意了红军整编的要求。25日,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宣布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随后,陕甘宁根据地改称陕甘宁边区,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2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指出,“全民族抗日力量的更加团结,实为挽救时局的中心关键”,巩固国共两党的亲密合作,就是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环节。七七事变后,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成为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和行动,全民族抗战成为抗战胜利的法宝。
促进全民族觉醒
七七事变爆发后,驻守平津的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号召支援二十九军抗战。中国共产党多次强调“唯有坚决抗战到底才是中国的出路”。朱德指出,七七事变预示着和平已到了绝望的时期,国难已到了最后的关头,“摆在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黄帝子孙面前的问题,只有是对日本强盗实行抗战,从华北的局部抗战走向全国的抗战,从二十九军的抗战走向全国人民上下一致的抗战,抗战到底”!
七七事变表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已别无选择,全民族抗战才是唯一的生路。侵华日军的步步进逼激发了民族觉醒使中国人民逐渐意识到,让步、妥协与退却是死路一条。中国人民只能在抗战中找出路、求生存。在无路可退的关头,中华民族必将迸发出新生的勇气,摧毁敌人,复兴国家。七七事变后,日军对中国城市无休止的轰炸,对根据地的“三光政策”,在南京的暴行以及细菌战、化学战,给沦陷区和根据地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日军骇人听闻的暴行和掠夺使得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都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连为一体,中华民族表现出空前的凝聚力。中华民族在全民族抗战中团结一致,让世界人民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团结奋斗、富有抵抗性和战斗性的民族。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
升华民族精神
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的沉痛记忆,激发起中华民族铭耻思变、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普遍觉醒。在日本帝国主义步步进逼的最后关头,中华民族团结一致,经过14年艰苦抗战,以数千万民众的牺牲赢得了抗战胜利,彻底洗刷了百年来的耻辱。中国共产党推动建立并始终坚持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反对妥协投降,提出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路线和坚持持久战的方针。在敌后战场,大批共产党员身先士卒、浴血奋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根据地涌现出了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等为国捐躯的抗日将领以及“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等英雄群体,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抗日的长城,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的伟大力量,使日军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坚持抗战到底的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成为抗战胜利的关键。
全民族抗战激发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到了全新的高度。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七七事变是中华民族沉痛的历史记忆。纪念七七事变,要拓展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力驳斥日本否认侵华历史的阴谋。纪念七七事变,要牢记历史,缅怀先烈,警钟长鸣。
(作者系山东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