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新时代】从“七个聚焦”洞悉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质

2024-09-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当前,改革开放事业已进入到新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七个聚焦”。这一重要论断充分凸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阶段,坚持领导核心、坚定发展道路、明确前进目标、把牢价值取向、贯穿问题导向,不断将改革事业推向纵深发展的鲜明特质。

坚持领导核心: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改革各方面全过程

  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质之一在于始终将中国共产党置于改革开放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拥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是民族和国家办好事情的关键所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将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核心在于,要始终坚持将党的领导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各方面、全过程、多领域。“七个聚焦”中明确提出要“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实则就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改革事业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通过双向反哺,促进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第一,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发展,始终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进一步丰富,也是全面深化改革事业应当始终坚持的政治原则。

  第二,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支撑中华民族不断向前的定海神针。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这是中华民族的崛起之路,也是中国共产党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因此,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共产党势必能够继续带领中华民族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奋斗历程中不断取得新突破、满足新期盼、获得新成就。

  就此而言,在新的重要历史关头,要想进一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就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在创新理论和改革实践层面的全方位指导。其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总结中华民族改革开放的重要历史经验,在洞悉历史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围绕改革主题、改革主体、改革目标、改革道路、发展方向等重大问题进行了细致梳理,是确保改革事业持续行稳致远的理论框架。其二,要始终在中国共产党对全面深化改革事业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具体实施措施的基础上,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存在的堵点、卡点、痛点和难点进行系统性调整,实现全面改革开放事业从顶层设计到各个方面的全方位推进。

坚定发展道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质之二在于,党和国家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七个聚焦”的提出,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具体改革方向,但究其根本,无论是对哪一方面进行改革,都要始终坚定前进的根本道路。举旗定向的问题,是确保改革开放事业始终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科学理论和中国社会历史发展逻辑辩证统一的方向选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度强调,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保证改革与开放始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方向上不移位、不偏离。

  始终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前进,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探索找到的,能够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经历了多次失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不仅带领中华民族在近代屈辱历程中找到了新的曙光,也带领我国实现了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跃升,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四十六年来,党和国家从顶层设计出发,持续推动各领域深入改革。在经济层面,不断推动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此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使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在改革开放格局方面,由最开始的以点、线、面为基础的局部发展,不断转向全方位开放;在法治建设层面,持续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保障中国社会发展,推动我国不断走向公平与正义等等。各个领域的长足进展和重大突破充分证明了,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依旧能够继续确保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中国的社会主义之所以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关键就在于其内在的中国特色,换言之就在于“两个结合”,也正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兼具历史传承、文化自信、科学理论的正确道路,能够始终带领中华民族在持续改革的过程中大踏步赶上时代,走上引领发展的康庄大道。因此,未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要继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正确道路奋勇前进。

把牢价值取向:坚持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质之三在于,党和国家始终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置于改革开放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深化改革“为谁而改”“谁来改革”,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一直以来面临的基本问题。“七个聚焦”看似归结为七个不同角度,但实则归根到底都是通过改革开放,持续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各方面的根本利益,从而不断增进人民福祉。

  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始终为了人民而改革,依靠人民而改革,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决定的。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身的宗旨。改革事业的全方位推进都只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始终在人民立场上一以贯之、坚定不移。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这是全面深化改革能够持续推进的磅礴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人民主体力量出发指出,人民群众特别是高素质、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是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就此而言,改革事业应当由中国人民广泛参与、全力推动;改革成果应当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改革成效是否达标,应当由人民群众自行评判;改革事业的持续推进,归根到底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提出的新要求、新期盼、新憧憬。

贯穿问题导向:将全面深化改革事业落实到具体方面

  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质之四在于,党和国家始终秉持问题意识,以问题为导向,将改革与开放推进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所提出的“七个聚焦”,涉及经济体制、民主制度、公共文化事业、人民生活品质、国家安全以及执政党建设等方方面面。质言之,“七个聚焦”明确回应了全面深化改革“改什么”“如何改”的问题,进一步将改革目标具体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从落后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阶段对改革开放事业作出针对性战略部署的结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市场经济体制、国家创新体系、城乡融合发展、对外开放、政治体系、法治体系、文化体制机制、民生制度体系、生态文明制度等十五个方面提出新论断、做出新部署,针对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特殊矛盾,寻求特定的破解之道,让改革开放更具针对性、特殊性和指向性。

  当前,我国面临新形势、新问题和新境况,在进一步全面推进改革的过程当中,党和国家应该着眼于当前变动不居的国内外局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态势,以及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问题为导向,在改革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寻求解题之道,以问题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开辟广阔前景。

坚持系统观念:以局部调整促进全局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特质之五在于,党和国家坚持系统集成,注重各环节、各方面、各领域、各层级、各地区之间协调统一、内在契合与协同共进。“七个聚焦”的提出,意味着全面深化改革需要着力解决好一系列重大难题,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具体领域之间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处理好发展与安全之间的协调关系,处理好经济、政治、生态、安全等不同领域之间协同关系,还要处理好改革与开放之间的共进关系等等。坚持系统观念,共同谋划、共同部署、共同实施、共同推进,以协同促发展、以发展促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终坚持系统观念,这是由改革开放事业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划和推进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全局观念,强化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分轻重缓急,更加注重系统集成。”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改革从经济体制拓展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众多领域,将改革范围由最初的东部沿海地区拓展到内陆地区;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延伸到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使改革开放事业呈现出由点到线及面的渐进式发展特点。

  全面深化改革要始终坚持系统观念,也是由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现状所决定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实现了由局部调整向全面突破的破冰探索,使改革开放事业向纵深推进。改革所涉及的内容愈多、领域愈广,就越需要各层级上下联动,打好改革开放的组合拳。

  接下来全面深化改革将愈发繁杂,因而要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框架下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部署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机制、公共事业发展、国家安全体系、生态环境领域、高水平开放格局等各领域系统改革,注重改革的具体化与全面性相协调,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24年度重大专项课题(SCJJ24ZD53)】

  (刘宗灵,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蒋蕊冰,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