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人民性特质

2024-09-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建设文化强国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其彰显了文化工作不断满足人民需求的理论品格,蕴含着中国共产党文化工作以人民为中心的历史逻辑,并在实践中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发展提供根本指引。
  一、人民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基点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作为文化创造的主体,通过创造先进文化确证了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并从中获得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根据,最终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迈进,遂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大写的人”;同时实践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力量,也是传承文化理论的根本性举措,文化通过人的具体实践活动得以传承和发展,从而使每一个个体的人都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活”的载体。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充分说明了人民是推动历史文化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和传承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作为文化建设的创造主体和力量源泉,充分发掘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发挥人民在文化发展中的主体作用,鼓励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创新创造,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站稳人民立场,了解人民群众真正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鼓与呼,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深入人民实践、扎根人民生活,将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文化创新创作源头活水,依靠人民群众的主动精神推进文化的创新创造,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文化发展成果的标准,生动体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把人民利益、人民意志和人民心声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和理论出发点。
  二、人民性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工作人民情怀的继承发展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观演进的根本立足点和落脚点。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强调文化建设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进步的文化工作者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要求不断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江泽民同志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胡锦涛同志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最前沿。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守正创新,坚持把人民利益、人民意志和人民心声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将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文化创新创作的源头活水,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文化的创新创造,在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过程中提高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人民情怀,坚持了“人民认可度”的评价指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创作“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文化发展成果的标准,注重把人民参与和人民评价相结合,推动文化产品更好地表达和反映人民的情感和意志、愿望和呼声,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事业的热情,实现人民欣赏文化、文化激励人民相统一。
  三、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文化工作的实践落脚点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领导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中取得历史性成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出更加繁荣、蓬勃发展的生动景象。党的二十大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被确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要进一步深刻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文化惠民、文化悦民、文化富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对文化生活的满意与否是衡量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和最终标准,建设人民高兴、人民赞成、人民拥护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时代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文化工作的实践要求。要在文化工作中贯彻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深刻意蕴,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作为文化工作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尊重人民群众在文化工作中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作为创作的源头活水;坚持文化发展要造福人民,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文化发展成果的标准。要切实加强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将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贯穿于文化工作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共同发现、挖掘、创造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产品,推出更多带有生活气息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要构建公平性、基础性、均衡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供给能力,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其中,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关系,推动共建共享公共文化服务格局的完善和形成。
  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守住中国共产党文化工作的初心和使命,更加自觉地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运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委托项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特质研究”(2024WHWT12)阶段性成果】
  (梁严冰,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乔夏阳,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