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理中国】理解“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2024-03-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党的二十大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何以能生成,需要给予深层次的理论把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之所以能生成,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人的富裕”论述奠定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同、平均、富民等观点夯实文化底蕴,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拓深理论积淀,以及在破除“现代化等于西方化”的迷思中扬弃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理论。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的精髓要义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是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特征。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的决定力量,但生产的目的是什么?马克思关注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资本主义生产力扩张到难以想象的地步,可以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达到的生产力总和比过去一切时代所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是,资本主义现代化生产的结果却同时呈现财富的积累和贫穷的积累。资本逻辑主导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生产出现了巨大的矛盾冲突,明明以财富为生产目的,劳动者在社会化生产中却成为贫穷的一极。马克思主义认为古代观点是把人作为生产的目的,而现代世界则是财富变为生产的目的即生产目的是为了货币或称之为一般形式的财富,但是,“在未来的理想社会中,一切社会生产都是为了所有人的富裕”。“所有人的富裕”的前提是社会主义发展社会化生产,“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所有人的富裕”要义是应得的平等性,是“通过有计划地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一切社会成员的现有的巨大生产力,在人人都必须劳动的条件下,人人也都将同等地、愈益丰富地得到生活资料、享受资料、发展和表现一切体力和智力所需的资料”。“所有人的富裕”是动态实现的过程,并不是静态化的指标,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人类分配财富的方式依旧带有限制性和条件性,仍然要采用“资产阶级权利”实行按劳分配而不能实行按需分配。

  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同、平均、富民等观点的赓续创新

  共同富裕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我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内含的“均贫富”“富民”以及“公平”等理念元素蕴含着共同富裕的价值根源,为培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文化土壤。

  “大同”等社会层面的价值追求与共同富裕现代化体现的社会理想追求是一致的。从儒家经典《礼记·礼运》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对“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大同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诗经·大雅·民劳》提出“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小康社会,到康有为把每一社会机构活动的极微小细节都作了详细设计的《大同书》,强调“所宜之地农场、工厂如额为之,乃分配于天下”。

  “平均”等个人层面的朴素追求具体性地落脚于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每一个个体。古人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这是天然的极具朴素性的追求,无论哪一个民族或社会。但对中华传统文化而言,儒家代表人物孔子道出的“不患寡而患不均”更影响着世人,农民把“等贵贱,均贫富”鲜明地写在起义的旗帜上。

  “富民”等政治层面的治国追求彰显着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基本特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重民本”“崇仁爱”“凡治国之道,先富民”“民为贵”的思想,展现了中华民族“保国安民”“民为邦本”“立君为民”的执政目标。由此,“王者之国,使民富;霸者之国,使士富”“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藏富于民”等已成为重要的传统治国理念。自然在施政中,“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

  思想传承: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的一脉相承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不断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和时代特点,对各个时期各个阶段推进共同富裕的认识不断深化。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目标,强调农村要实现共同富裕。围绕中国农村问题,毛泽东同志强调,“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共同富裕提升到社会主义原则和本质高度。社会主义之所以优越于资本主义,就在于共同富裕是彰显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具有本质差别的一个东西。当然,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共同富裕提升到根本原则高度来强调,“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并在党的十五大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之一。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现代化和共同富裕联系起来,主张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的认识逐渐深入,为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性体现又是目标性体现即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思想认识奠定了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突出位置,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视域全面系统推动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进程。我们党遵循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动中国十四亿多人口规模的现代化进程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系统思维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进行谋划,明确以“两步走”发展战略,统筹共同富裕实现程度和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关系,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那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们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胜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重要进展,在实践中形成以中国式现代化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整套思想理念、制度安排、政策举措。作为整体意义上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重要特征之一,还成为本体维度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要求”,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鲜明底色。

  扬弃超越:西方现代化理论

  我们不能否认,基于西方社会历史发展语境的西方现代化理论对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转型的作用。同样,我们也不能否认,西方现代化理论在时空境遇转换下遭遇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具有超大人口规模的中国社会现实,并不具有“普世”的模式套用性。

  西方现代化理论彰显的“资本主导”与推崇的“人本主义”,实质反映的“物本”大于“人本”。我们知道,追求财富是现代化的基本共性,这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财富的生产是分享财富的基本前提。西方现代化频频被诟病,在于现代化生产出远远超过传统社会的大量财富却高度集中于少数人,直接原因来源于西方现代化的资本逻辑。资本主导西方现代化的生产过程,在资本扩张下以总体性支配权力控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资本主导推动西方现代社会发生巨大变革是事实,也不可逆转地导致社会发展等问题弊端同样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式现代化同样追求财富,但与西方现代化的过程、结局不同,财富聚焦全体人民,扭转了西方现代化的“物本”大于“人本”的现象。中国式现代化在高度重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把生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对“人”这一主体的真正关怀上,致力于满足人的需要,凸显人的主体地位,注重生产和分配的全程遵循“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共享共建原则。富裕归属于全体人民,不仅不是西方现代化资本逻辑下的少数人富裕,而且不落下任何一个人,这是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性标志性区别。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转向“人”,从而一方面推动现代化生产,另一方面规避并摆脱西方现代化的“牢笼”,构建出一套以驾驭资本为前提的、掌握经济主动权和市场领导权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体系,注重生产力高度发展同时更加注重缩小贫富差距和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超越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虚假本质,规避了西方现代化的少数人富裕的根本缺陷,扬弃与超越了西方现代化的“物本”大于“人本”的理论实质。 

  【本文系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8KS16)、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MKS181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