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是当代社会发展和实践要求的应有之义,也是回答当代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这些论述表明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既是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创新的必由之路,是时代赋予社科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责任担当。我认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才不会迷失灵魂,迷失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要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全领域和全过程。
第二,坚持问题导向。为什么要坚持问题导向?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坚持问题导向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抽象概括的“六个必须坚持”之一,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风格和实践要求。具体来讲,之所以要坚持问题导向,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也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其次,坚持问题导向是我们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的重要思想武器。最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是因为它能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方法,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类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自身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既体现为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也体现为文化软实力,特别是文化感染力、知识传播力和文化影响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在世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突出。要做到坚持问题导向,就要突出中国特色和世界文明相结合、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相结合,把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经验层面上升到理论高度,进行科学的理论的概括总结。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着力点,也是“三大体系”建设的根本点。此外,还要做到政治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用学术讲政治,是各门学科的学术规范。综上,突出问题导向需要上接基本原理,下接时代问题,找准学术接口,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系列重大政治判断、重大政治命题、重大战略决策进行深入的研究阐释。不仅要讲述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而且要阐明这个成果的源头依据,即实践根基和现实意义;不仅要解读党的方针政策,而且要分析政策的来龙去脉,理论根据和实践考量;不仅要讲清楚政治,还要讲清楚政治背后的理论支撑;还要坚持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为重点,突出问题导向,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和学科建设规律,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
第三,坚持守正创新。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来追求真理。守正创新是我们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和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指导。
坚持守正创新,一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要坚持“两个结合”。“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高度、新境界、新要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三要着力构建“三大体系”。构建适应党和国家战略需求、支撑知识创新的学科体系,构建有效提升资政育人服务水平的学术体系,构建融通中外开放自信的话语体系。特别是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为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殷嘱托。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方能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