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共同体项目启动

2024-12-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12月15日,深圳大学“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共同体项目启动仪式在深圳大学举行。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玲,深圳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毛军发,深圳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曾相莱,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吴报水,以及深圳大学“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共同体项目共建单位领导,共同体专家委员会专家等出席启动仪式。   

  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新模式   
  据介绍,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推进《深圳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大中小学育人链条的有效衔接、贯通与联动,深圳大学牵头并联合市属及各区中小学校、教研机构和文化单位,发起成立深圳大学“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共同体项目。   
  项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深圳所需、高校所能”,充分发挥牵头高校深圳大学在人才和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共同体项目成员单位 17 家,涵盖普通高中、中职学校、初中、小学、教研机构和文化单位,共同体成员单位将秉持“相互支持、优势互补、协同联动、共创共享、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联络协调机制、项目管理机制和定期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各自在思政教育方面的学科、人才等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新模式、新路径,形成一批学校思政教育工作典型经验,努力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方面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项目还聘请了具有丰富教学、科研和实践经验的13位德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为一体化建设工作提供指导和咨询。
  据悉,该项目的主要举措包括通过加强研究力量、开展联合教研,推进教研一体化提质;通过打造思政“金课”、加强交流展示,推进课程一体化实施;通过打造理论品牌、推动特色实践,推进活动一体化实施开展;通过壮大工作队伍、开展阅读行动,推进队伍一体化建设;通过完善共享机制、激活共享平台,推进资源一体化融通。 
  实现一体化协同育人 
  启动仪式上,共同体项目牵头高校代表、深圳大学党委常委、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红介绍了深圳大学在思政一体化建设中所做的实践探索。据悉,近年来深圳大学在思政育人工作方面积极探索创新:讲好深圳故事,成立改革开放研究院,打造《深圳改革开放史》特色思政教材和课程,在思政教育中融入深圳改革开放火热实践和生动例证;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场馆里的思政课”“星空下的思政课”“舞台上的思政课”活动,通过一系列浸润式、互动式、体验式思政教育,让理想信念在青年学子心中扎根立足;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以“院士进中学”“大师面对面”“校园开放日”“科普教育周”“同赏一部剧”“同上一堂课”等活动形式,切实推进大学牵引、区域联动、大中小学衔接贯通的一体化协同育人。   “
  思政课对于孩子教育来说不仅是简单的政治课,它更可以让学生的人格得到教化,让学生的精神得到涵养。”共同体项目成员单位代表、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党委书记何石明表示,人生如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无论是学习还是思政课,都需要一点一滴日日进行,保持一个好的速度,最终都会到达终点,品尝到与冠军相同的成就感。“中小学校里不能错过思想教育这个契机。”何石明表示,深圳外国语学校(集团)将根据教育规律,在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的指导之下,把项目落地好,把教育做好,为家庭培养好下一代,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授牌仪式上,张玲、毛军发等为共同体成员单位授牌,并与吴报水、王远辉、夏雷以及各区教育局、成员单位领导共同按下启动装置,深圳大学“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共同体项目正式启动。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张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