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要论】加强基础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2023-08-1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是国家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这是我国科技创新在新发展阶段,立足当前、面向长远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重要论述,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坚实根基。

加强基础研究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支撑

  加强基础研究是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基石。历史经验表明,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能够极大地推动人类思想进步,带动新兴产业群的崛起,引发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使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世界主要科技强国地位的确立,乃至以科学技术进步为标志的时代更替,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的重大进展。从世界主要科技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看,其引发社会巨变的近现代、当代技术文明成果,都是基础科学研究成果的具体应用。无论是在过去的工业社会,还是在目前的信息社会,世界领先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都得益于基础科学研究这一“源头活水”。当今,基础研究已成为国家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的竞争已明显前移到基础研究的竞争。只有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的能力。谁重视了基础科学研究,谁就掌握有主动权,就能自主创新,进而具备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必要条件。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急迫需求。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基础领域的科技创新是国际竞争的关键变量,也是大国博弈的重要战场。主要发达国家将基础研究作为科技进步的战略重点,密集出台科研计划和激励政策,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力争在科技创新赛道取得根本性优势。面对日趋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科技创新存在的原创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成为严重制约,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科技基础的支撑保障能力不足。要提高我国科技创新的抗压能力、应变能力、对冲能力和反制能力,必须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加快构建高水平高效率、安全可控的科技基础能力体系,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效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燃眉之急”,努力消除事关长远发展的“心腹之患”,不断筑牢科技安全和国家安全防线,为我国科技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提供坚实基础和有力保障。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

  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为现代化经济体系注入强劲动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统筹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提出的前沿问题和重大应用研究中抽象出的理论问题,凝练基础研究关键科学问题,突出原始创新,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成功组织一大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在量子信息、脑科学、干细胞等多个前沿方向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原创科研成果。基础前沿研究的重大突破为数字经济、医疗、能源等战略性产业的科研攻关提供了必要支撑,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技术有力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基础研究的持续进展以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发力点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快速攀升,促进高附加值产业不断扩张,使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实现内涵型增长。

  基础研究领域源头科技长效供给有力支撑国家重大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通过聚焦解决瓶颈制约,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基础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源头科技重大专项有效实施,填补了一批科技领域战略性不足,有力支撑起港珠澳大桥、川藏铁路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顺利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核电技术走在世界前列,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土地、基本粮食作物、种业等农业基础技术持续突破,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基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为国家重大需求的长期满足提供了根本技术支撑,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把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战略部署落到实处

  稳步加强基础研究关键在于坚持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前进的政治保证,对我国基础研究的蓬勃发展具有根本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重大论断,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路径。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充分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和遴选评估,高度尊重科学家意见,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推动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有利条件、做好了充分准备。因此,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科技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长效推进基础研究必须构建体系化全局性科研发展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基础研究处于从研究到应用、再到生产的科研链条起始端,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因此,在新时代新征程科研体系布局中,必须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并举布局基础研究,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围绕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体系化全局化强化基础研究,在力量构建、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科研平台、政策法规、技术标准、创新生态、科技人才等方面夯实基础,做到补短板、建长板、强能力、成体系。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和拓展,基础前沿领域相继突破,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发展,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我国发展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研究的重要论述,充分认识加强基础研究对于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战略部署,坚定创新自信,抢抓创新机遇,发扬科学精神,勇攀科技高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走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基金项目:“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强国使命任务的逻辑理路研究”(SC22ZDYC28)】

  (叶本乾,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桂智鹏,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