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关系着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面对“强国建设,教育何为”的时代课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和民生属性,以回应“教育强国”的时代之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各国之间除了经济文化交流之外,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也日趋频繁。高校作为最年轻、最活跃的“头脑”集结地,也是意识形态工作最重要的前沿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确保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政治本质属性。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一是要求高校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绝对领导,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二是要求高校广大师生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旗帜鲜明地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讲政治”的根本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必须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引路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自觉将自身发展融入党和国家发展事业全局,以青春之躯担时代之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
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和人才统筹规划,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不断推进“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提高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保证,推动科技进步需要有强大的人才储备,高质量的教育则是培育优质人才的主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为培养科创人才助力。
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属性,一是要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国家发展大局交融的深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把握我国所处的时代境遇和国际地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鼓励学生自觉以青春“小我”筑基强国“大我”。二是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理念、内容以及方法上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应科技发展要求。在教育理念上,要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在教育内容上,将培养科技创新思维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指导大学生端正科技创新态度,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在教育方法上,除了要用好传统思政课堂主渠道,更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使其他学科受到思想政治理论的浸润,与思政课程实现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属性,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思政课引领大学生踔厉奋发,驰而不息,树立科技报国、科技兴国的青衿之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属性
教育关系个人成长、择业就业、共同富裕等现实的民生问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强国的最终落脚点。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属性就是要拓宽教育内容的广度,从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角度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民生工程复杂多样,小到个人人生规划,大到社会民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属性。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考虑学生多方面的成长需求,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教育终究要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大青年学子最终都会面临职业选择的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将就业创业理论指导纳入教育教学体系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赋能大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同时,高校应为大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习机会,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养和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在不断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能,使其从隐性走向显性,从零散走向集中。全面推动共同富裕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涵养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让大学生自觉将个人选择和国家命运相联系,做到学好专业知识为民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以确保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战略属性以挖掘教育发展的深度,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民生属性以拓宽教育内容的广度,不断开创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
【本文系2023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理论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