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网络强国战略目标10周年,也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第一方阵,一批大学和一大批学科纷纷跻身世界先进水平,为网络强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高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准确把握新时代背景下网络强国建设对高校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把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为网络强国建设构筑“人才池”、打造“技术库”、积蓄“正能量”。
高校要强化人才自主培养,为网络强国建设构筑“人才池”。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建成网络强国,没有一支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不可能实现的。网络强国建设对优秀人才的需要、对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更为迫切,必须打造一支政治过硬、素质超强的人才队伍。探索创新引领型人才大中小学一体化培养体系,不断提高各年龄段学生的网络素养和网技网能,构筑网络人才全链条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打通高校与业界深度融合培养人才渠道,推进高校与优秀网络企业联合办学,也要打通高校各学科之间的壁垒,着力培养专业型、实战型、复合型、领军型的网络人才,满足网络强国建设的需求;协同网信部门、公安部门和网络企业等,通过支持高校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制定职业技能标准等举措,系统、规范、可持续地提升我国网络人才队伍水平。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优秀网络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需求为牵引,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自主培养水平和质量。”高校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强化有目标有组织的人才培养,全面提高网络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这是网络强国建设的关键所在。
高校要强化科技自立自强,为网络强国建设打造“技术库”。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网络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和标准规范仍然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努力在未来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5G/6G、量子通信等领域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加强网络空间安全前沿技术的研究,提升国家网络安全防御能力,保障互联网安全和国家安全。要不断优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更好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推动高校和企业集智攻关,在双向奔赴中紧紧抓住互联网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命门”,产出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从根本上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让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这是网络强国建设的核心所在。
高校要强化核心价值引领,为网络强国建设积蓄“正能量”。广大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作为网络时代的原住民,青年一代是上网用网的主力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9亿,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而在我国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其中高等教育在学总人数近5000万人。网络已经成为青年群体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对他们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产生了直接而强有力的影响,而他们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校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基础作用,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活跃在网上的青年学生,既是改善网络生态的重要力量,也是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力量,要引导他们唱响网络好声音、传播网络正能量,进一步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以正能量引领大流量、让大流量澎湃正能量,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大增量”,这是网络强国建设的目标所在。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信息革命时代潮流发生历史性交汇,网络强国建设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伟大征程中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校要全面、系统、深入、准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深刻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加快推进新时代网络强国建设贡献高校力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与实践的创新研究”(19ZDA007)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伟,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副研究员;吴满意,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