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讲理】正确认识礼仪在价值观培育中的独特功能

2023-07-1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注重建立和规范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一般认为,礼仪就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各种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只有当礼仪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让人们在具体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才能增强人们对价值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具体而言,礼仪在价值观培育中的独特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尊重功能。礼仪的首要功能当推尊重,这种尊重既包括自我尊重,也指尊重他人,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人都需要自我尊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儒家学者对礼仪最精彩、最得意的解释即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孟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懂得尊重别人,所谓“恭敬之心,礼也”。而尊重也是个人品德培育的价值目标。礼仪中的繁文缛节很多,但对个人品德培育而言,最直接的价值引导则是尊重。孟子对礼的解释就是“自卑而尊人”,强调任何时候都把自己看得轻一些、淡一些,而把别人放在一个更重要的位置。礼仪讲究的就是等级秩序,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主人对客人等都要恭敬;但反过来,上级对下级要礼贤下士、长辈对晚辈要关怀爱护、客人对主人要客随主便,礼仪中的任何一方都要把对方放在一个更重要的位置。当人们首先对别人表示尊敬时,就会获得对方的友好和尊重,从而在内心深处感受到价值观的重要性。凡是认同、遵从礼仪规范的人们都易于在社会交往中体验到人格的尊严。应该说,人格的尊严是价值观的支柱,只有价值意识的觉醒,才能使人真正认识到自己与动物的区别,从而使人自觉的遵循礼仪,塑造良好的价值观,以获得他人来自内心的尊重。

  规范功能。礼仪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为大众所认同和自觉遵循的风俗习惯。当许多人聚合在一起,究竟该做些什么事、怎样去做这些事,都需要一定的规章制度。即使是在一个有血缘关系的家庭里,父母与子女之间如何相处;夫妇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如何相处;放大到家族之间、邻里之间、朋友之间,进一步扩展到在同一个地域里共同生活的人群之间,都会有如何交往的问题,在这些人际交往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会形成一系列的礼仪准则和行为规范。当群体认同了一定的礼仪准则和行为规范之后,人类社会的生产与生活就有可能逐渐纳入有序的轨道。人与人之间有了正常的交往和协作,也就有可能使得群体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进一步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礼仪的规范功能也就发挥了出来。

  认同功能。礼仪作用于价值观培育,不仅仅表现在人类社会的日常生活交往之中,同时也体现于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上。在一个组织的管理中,人心向背是至关重要的。凝聚人心,需要组织成员强烈的认同感,需要构筑良好的感情沟通渠道,还需要调节好各种利益关系,而适度得体的礼仪在其中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礼仪可以维系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使组织成员在其中可以感受到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其次,礼仪可以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使组织成员在其中感悟平等、友好与敬意,进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另外,礼仪可以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使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得到提高。良好的组织形象就是知名度与美誉度的有机结合,其中知名度指的是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知道和了解的程度,美誉度则指的是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信任和赞许的程度。对一个组织而言,每一个运作环节都与组织形象息息相关,礼仪则体现在组织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通过组织成员的仪表规范、言辞谈吐、举止行为表现出来,通过组织参与社会活动中的典礼、仪式体现出来。

  程式功能。群体生活必须建立必要的程式。在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要和谐友好的相处,就需要建立起正常的秩序,并用一种大家都认同的规范来约束每一个人的行为,以保持这种正常的秩序。而实现有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把人分别开来,让每个人明白自己的身份,并且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根据人们能够普遍认可和践行的标准,让每个人按照自己的身份去做事、去行动,获得他的那一份物质财富,这是保持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起码条件。不难理解,帮助仪式的参与者实现角色的转换是礼仪作用于价值观的最为明显的表现。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仪式性活动都是一种程式,它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了标识人不同的生活阶段。成人礼仪较为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在中国古代,幼年时期无论男女都不结发,多为垂发。到了一定阶段,女子要行“笄礼”,即用簪子把头发盘起来。笄礼是女性进入成年时期的标志,也就是说到了可以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仪式活动中发型和发饰的改变均标记了女性一生中的几次身份的转变。伴随仪式的举行,受礼者和观礼者逐渐理解礼仪的寓意,从而实现了解、掌握道德规范的目的。一个人的身份通过仪式性活动而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而可以享有另一个社会层次的人所享有的各种权利,承担另一个社会层次的人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同时,也要尽另一个社会层次的人所应尽的一切义务。

  标识功能。礼仪的标识功能是众所公认的,而这种标识功能在价值观培育中则体现为价值观的自我建构。一般而言,价值观的自我建构包括道德主体的自我建构与社会地位的重新建构两个方面。它是礼仪作用于价值观的最持久的一种功能,也是价值观培育的核心内容。应该说,礼仪的标识功能与心理建设功能有关。礼仪中的很多活动是为了标识人生进入某一个新的阶段,标识的意义在于,它使受礼者开始产生一种自我概念的认同感,并由此激发起一种责任与使命感。美国心理学家杜拉德和米勒曾提出“角色自居——内化”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是通过学习模仿和认同成人的角色以内化为社会道德而来的。社会学理论也认为,角色与自我认同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礼仪活动,个体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新角色上。这时,他会自觉地意识到新旧角色意义的不同,从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自我形象,使自己的行动和观念更符合新角色的要求。由于受礼者在仪式上获得强烈的情感共鸣、意志的振荡和深刻的内心体验,因而在内心深处实现初步感悟,走出了内化的第一步。此时,个体开始用一种新的标签、新的角色来定位自己。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在很大程度上说,并不是为死者,而是为了生者。人们举行的一系列仪式性活动,以及通过丧葬仪式重新强化和整理家族或宗族之间的关系和秩序,并期待得到社会的认可。丧葬仪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重要的是它的道德主体建构与社会地位重新确立的意义,死亡被看作是一种事件,是家庭或社会变化和更替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是维护家庭以及家族的团结和睦,保证社会安定和平稳运行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体验功能。礼仪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式教育,而价值观培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知情意行整合的体验。体验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带有独特色调的知觉或意识,是心理的一种主观感受。体验的发生不是从认知加工系统获得的,而是从有机体在同环境相适应的过程中生存和需要是否被满足的感受状态发展而来的。因而,体验的发生需要个体整个身心的投入,不仅仅是某个特定的心理要素,而是全部人格因素。体验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发个体作为主体参与进去。礼仪以文化为载体,密切结合现实生活,将价值观培育融于个体生活与社会文化之中,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个体的价值体验,满足价值观培育过程完整心理因素参与的需要,为价值观内化创造最有利的条件。因而,礼仪是符合个体心理过程与文化形态的有效的价值观培育方式。可以说,使仪式的参与者接受体验式教育这是礼仪作用于价值观培育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现,也是一条最重要的途径。礼仪创造了一个超越日常互动的特殊时空,使传统的维持和创新得以发生。仪式的神圣性使得礼仪的价值引导超越了空洞的道德说教,为受礼者个体乃至所有参与者所接受。从道德发生的角度看,礼仪的价值引导,不管是显性的道德教诲还是隐性的道德熏染,都会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参加礼仪的过程就是体验并接受道德教育与塑造价值观的过程。

  【本文系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甘肃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研究”(2021B-31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兰州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 实习编辑:余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