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眼光、全球视野和中国标准进一步办好思政课

2024-03-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今年是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办好思政课一定要有历史眼光、全球视野和中国标准。

  办好思政课要有历史眼光

  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对工人阶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为了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工人阶级和广大民众灌输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意识,消除各种错误思潮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列宁提出了“政治教育”的概念,认为社会主义学校培养的新人应该是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人。为此,苏联在学校开设了思政课程,向学生讲授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应运而生。

  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借鉴苏联经验,在各个历史时期都重视办好思政课。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出台了十多部文件,教育部也先后推出了高校思政课建设“85方案”“98方案”和“05方案”,与时俱进地推动了思政课建设与改革,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了数以亿计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内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学校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师生的任务更加艰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2016年12月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2018年9月召开了全国教育大会,2019年3月18日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深刻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指明了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任务,明确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提出了全党全社会要办好思政课的重大命题。

  要让红旗飘万代,重在教育下一代。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办好思政课一定要有大历史观,要着眼人类发展史、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要关注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史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业,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探寻和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从这些历史与规律中呈现中国道路的必然性、合理性以及先进性。让历史告诉青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以历史自觉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实现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增强新时代青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办好思政课要有全球视野

  要站在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竞争的高度来办好思政课。社会主义制度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遵循,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入低谷。“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历史终结论”“多米诺骨牌效应”等理论新潮甚嚣尘上,“中国崩溃论”的声音不绝于耳。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中国共产党根据本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在总结和吸取苏东剧变教训的基础上,坚守和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科学社会主义推向崭新的发展阶段,创造出世所罕见的“两大奇迹”,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了强大生机活力,使世界范围内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深刻转变。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指引,社会主义必将在与资本主义的竞争中发展,并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这是我们办好思政课的底气所在。

  要从打好全球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的视野来办好思政课。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世界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态势来看,全球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一些西方国家把中国的发展壮大看作对资本主义价值观和制度模式的挑战,纷纷抛出“中国威胁论”“修昔底德陷阱”等论调,不择手段加大对我国进行围堵、牵制、遏制和意识形态渗透,高校抵御和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的任务更加复杂繁重。随着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圆满完成,我们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的压力更大、挑战更多。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必争之地,非象牙塔,也非桃花源。思政课更是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办好。

  要在全球比较中学习借鉴办好思政课的经验。纵观世界各国,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把教育看作传播、培养、塑造符合本国文化传统价值观的主阵地,都把为本国发展培养可用人才、可靠人才视作教育的根本使命,都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显性、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们的一些方式方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然而,一些人却认为,西方学校教育思想自由,没有思政课,这纯粹是误解和误读。实际上,西方国家的学校普遍以“通识教育”为名行思想政治教育之实,使得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在西方国家,通识教育始终贯彻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公民教育和全面的价值塑造这一宗旨和目标任务。法国是世界上较早将公民与道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的国家。早在1882年,法国《义务初等教育法》便把公民与道德训导纳入小学教育内容的第一条。美国也在50个州开设“美国历史”“美国政府与政治”“西方思想与制度”“圣经”等课程,宣传其西方价值思想,并要求必修。可见,西方非常重视思政课,很会利用公民教育课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很有一套灌输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方式方法,来宣传其资产阶级世界观、民主观和价值观,来美化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来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对此,我们一方面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决不可被蒙蔽上当;另一方面要学习借鉴西方的一些有效方式和成功做法,用于办好我们的思政课。

  办好思政课要有中国标准

  思政课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评判标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增光添彩的时代新人。因此,办好思政课一定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导向鲜明的教育目标,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它们共同构成了办好思政课的中国标准。

  办好思政课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办好思政课的首要标准。道路决定命运,方向决定成败。在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办好思政课要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办好思政课要有导向鲜明的育人目标,这是办好思政课的目标标准。办好思政课核心是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办好思政课的根本问题,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根本目标。要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思政课,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接班人,决不能强调只讲知识,不讲政治,打着“价值中立”的旗号,淡化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只有教育目标导向鲜明,思政课才能更多更好地培养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办好思政课一定要从维护国家安全,培养接班人的高度来抓好,明确地、坚定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办好思政课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包括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师配置、教学评价等标准。针对有的学校在思政课教学评价体制和教师考核标准设置上,同其他学科共性有余,特殊性不够,未充分体现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个别学校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教师,要求在国际期刊上发文章,盲目照搬西方标准等现象。党和政府有关部门近年来接连制定和印发了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政课建设的意见和实施方案,初步设计和建立起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办好思政课的评价和考核标准体系,包括思政课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内容体系、教师评价机制和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考核与评价标准。系统构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标准,必将为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办好思政课,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立杆定标、牵引导向、规范约束的作用。

  【本文系2023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四川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SCJJ23MGC0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