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新时代】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要把握好几对关系

2024-07-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就理论创新而言,体系化是基础,为理论形成提供有序的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学理化是关键,为理论形成提供科学的立论依据和原理基础。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知,运用好体系化学理化的理论创新方法,需要把握好几对关系。

“体系化”与“非体系化”的价值区别

  体系化可以理解为使理论形成严谨的结构形式,成为内在融通、逻辑互证、层次完备的有机整体的过程和结果。非体系化,意味着理论停留在“概念化”“片段化”或“星丛化”的阶段。理论研究若止步于“概念化”,会造成理论局限于词句库上,无法把握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无法从整体上建立起原创性范畴间的联系。理论研究的“片段化”,会导致目的性取舍、功利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个别内容,肢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损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理论研究的“星丛化”是对碎片化理论表达的一种描述,尤其体现在后现代主义“去中心化”“去规律化”的解构趋势中。这三种“非体系化”表达都要谨慎对待。

  事实上,在体系化理论建构的过程中,概念是理论研究的基础,是构建知识体系大厦的基石。不同理论部分之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和融通,必须以共识性概念作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其中,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是推进创新理论体系化建设的重要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在此基础,要以综合性思维方式,从整体把握概念之间的内在逻辑,凝练出与文化精神内核相契合的观点和命题,构建出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理论框架与内容体系。总之,理论内容最终必须要通过理论体系来展现,只有实现理论体系化,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本质,实现理论内容的学理性和理论体系的系统性,提升理论的原创性水平。

“学理化”与“非学理化”的意义区别

  学理化可以理解为将实践经验和表象认识上升为学术理论知识的过程和结果。学理化要求运用相关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系统整理、归纳总结相关的事实和数据,深入分析、认真研究问题实质和内部联系,形成反映事物内在本质、客观规律和运作原理的科学理论。凡是科学的、彻底的理论都要求学理化,体现为思想、观点、理论的逻辑化、系统化和条理化。在这个意义上,理论学理化阐释的过程也是提升理论系统化的过程。

  对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来说,学理化阐释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总结经验、探求未知、发现真理的过程,也是把握事物之间内在联系、揭示客观规律、预见事物发展必然趋势的过程,更是思想观点被群众所掌握、汇聚干事创业力量的过程。如果不能实现党的理论成果的学理化,只满足于“非学理化”的水平,就会造成无法对具体知识进行抽象概括总结。仅仅依靠主体独立的价值取向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我们无法实现对大量社会现象、政治生活的高度抽象和学理概括,只能停留于事物的表象描述与经验阐释层面,无法凝练出与文化精神内核相契合的基本概念、命题、原理、逻辑和范畴等原知识点,也就无法实现基础研究的现代跨越与知识再生产的代际传递。无法透过纷繁复杂表象把握事物本质规律。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就在于其能以深刻的学理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在党的理论创新过程中,没有透彻的理论研究,就无法掌握事物运作原理,无法概括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无法向上兼容人类文明的历史性优秀成果,无法以思想的开放性融通时代的多元性,也就无法形成具有丰富文明内涵、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科学理论。

“通俗化”与“庸俗化”的性质区别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在地要求将科学理论普及到人民群众中去,而这就要求理论能实现通俗化,以确保受众能够学懂弄通。推进理论通俗化的核心在于学理化,缺乏学理支撑的理论通俗化极易走向庸俗化。早在1901年秋,列宁就作出《评〈自由〉杂志》一文,对杂志作者哗众取宠、矫揉造作,将理论问题庸俗化的行为进行了深刻批判,指出该杂志是一本格调甚低的“庸俗”杂志,精辟地揭示出了通俗化和庸俗化在宣传中的区别、对立及危害。在列宁看来,“通俗作家应该引导读者去了解深刻的思想、深刻的学说,他们从最简单的、众所周知的材料出发,用简单易懂的推论或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从这些材料得出的主要结论,启发肯动脑筋的读者不断地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而不是“通过畸形的简单化的充满庸俗玩笑的形式,把某一学说的全部结论‘现成地’奉献给读者,读者连咀嚼也用不着,只要囫囵吞枣就行了。”可见,以学理化为基础的通俗化能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能言简意赅、简明易懂地把基本原理传达给受众,使他们领悟真理、开启智慧;丢弃学理性的通俗化则流于话语形式、疏于本质认知,最终只会陷入庸俗化的窠臼。只有把握学理化的内涵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理化研究,才能做好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转译,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大众化传播中实现创新性发展。

“宏大叙事”与“微观体贴”的辩证张力

  以利奥塔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批评马克思主义是“宏大叙事”,这似乎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更多关注人类社会、世界历史和国家革命等宏大主题,也似乎指向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庞大思想体系。事实上,马克思主义许多经典著作中同样有大量的实证性材料与具体性分析,内容极其丰富,也不乏大量微观和中观研究。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兼具崇高理想的宏大叙事与人性关怀的微观体贴,其宏大规律处处体现于微观论述中,微观研究无不是为了揭示宏观本质。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化,就是要透过微观体贴看到宏大叙事;推进系统化,就是要在辩证统一中处理好宏大叙事与微观体贴的关系。这要求:在“宏大叙事”中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已经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其超越具体知识领域和学科框架的整体视野、完备性和包容性都是其他任何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所无法比拟的。它对自然界、人类历史、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人类思维发展全面而系统的总体性论说,不仅指向人类社会的过去和现在,也指向人类社会的未来。它虽产生并立足于西方文明,又能不断扬弃并超越西方文明的视野,彰显不局限于地域和民族的鲜明世界维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其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照现实人的现实生活,解决现实问题。历史和现实一再验证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科学研究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需要被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宏大叙事”所照亮。回避对现实具体问题的观照和追问,就丧失了指导现实的理论价值和关怀人类的理论品格。应在解决人的现实问题中实现“宏大叙事”与“微观体贴”的理论统一。

“理论事实”与“生活现实”的耦合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是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内的空想,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发展真理,用实践来实现真理、检验真理”。诚然,理论是思想中的现实,任何真正的理论问题都源于真实的现实问题,而理论的意义也正在于以思想的方式呈现真实的现实问题,完成对真实现实问题的一般理论抽象,使人们能根据其揭示的本质与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与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它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推进中国化,在指导实践中加强本土化。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促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就要深刻把握理论与实践的耦合规律,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中完善理论体系,加深学理内涵。这要求我们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坚持“两个结合”和“六个必须坚持”,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为思想体系增添更加丰富的内容、更为鲜活的经验素材,使理论实现逻辑层次上质的“跃迁”,不断赋予自身以新的思想内涵、时代内涵和文明内涵,最终增强理论的实践指导力,使系统化、学理化的理论造福人民。

  体系化、学理化是科学理论走向成熟的必然趋势,也是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我们要深刻把握系统化、学理化的内涵要求,厘清相关问题,探索体系化、学理化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效途径,推进我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

  (作者系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河北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基地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