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到青年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就必须要科学把握青年工作的战略特征、不断提升青年工作的“三力”、着力培塑新时代好青年,以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图大业稳步前行,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继有人。
科学把握青年工作的战略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从“战略性”高度定位青年工作,旨在将青年工作抬升到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凸显出党对青年工作和青年发展的高度关注和极大投入。面向未来,我们要从时代发展的历史纵深把握青年工作的战略特征,以战略思维将新时代青年工作继续向前推进。
其一,充分认识青年工作的政治性。中国共产党初创时在《对于青年运动之议决案》中强调:“青年运动是共产主义运动中一部分重要的工作”。政治性是党的青年工作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重视青年工作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党的青年工作是事关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政治工作,从政治高度定位青年工作,体现出党对青年工作战略特征的深邃思考和科学把握。党要通过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来坚定青年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用党的优良作风塑造青年,引导广大青年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保证青年始终与党同心同向同行。
其二,充分认识青年工作的全局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心和支持青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青年工作从来都不是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而是一项关涉到社会发展各方面的综合系统工程,具有明显的全局性特征。重视青年工作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把青年工作全面纳入党治国理政的各项工作之中,强调充分发挥青年和青年工作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党委要加强对青年工作的领导,统筹全局、突出重点,形成党管青年原则下各部门协同促进青年发展的工作格局,共同营造有利于青年发展的良好环境。
其三,充分认识青年工作的关键性。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青年不仅是当前党和国家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决定未来胜负成败的关键。青年工作发展的质量越高,国家发展就越能获得持久生机、赢得美好未来。党要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年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规律,着力解决青年面临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需求,坚决破除阻碍青年工作顺利发展的一切顽瘴痼疾。青年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党要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时代青年战略人才群体加速生成,发挥青年工作在党的事业全局中的关键作用。
其四,充分认识青年工作的长期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出台的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青年领域专项规划——《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为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青年工作是需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累积推进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做好青年工作,把青年工作放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考量,营造建立常期、长期的青年价值观引导机制,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青年根基,持续推动青年工作发展常态化长效化。
不断提升青年工作的“三力”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不断增强青年工作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这是推动新时代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是我们党加强对青年工作领导、关注关心关爱青年、推动共青团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引。提升青年工作的“三力”,才能有效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才能充分发挥广大青年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先锋力量。
其一,以引领力为牵引,引导青年坚定不移跟党走。党的领导是中国青年的精神引领,永远跟党走是青年成长的正确方向。揆诸历史,中国青年在过去百年始终紧跟党的步伐走在时代前列,把青春的忠诚、奋斗和光荣,镌刻到民族复兴的史册上。“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保持青春特质的党,是永远值得青年人信赖和追随的党。”各级党组织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统一青年思想、引领青年方向、凝聚青年力量,着力实现从影响广泛到引领有力的全面提升,为扎实推动新时代青年工作凝聚共识。同时,党要高度重视培养和发展青年党员,把吸纳优秀青年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内容,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壮大党的力量。
其二,以组织力为支撑,铺就青年健康成长垫脚石。关心青年成长是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全党的共同政治责任。各级党委要加强青年组织的有效覆盖和作用发挥,做实做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进程中涌现的各类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的关心关爱工作,以组织化的动员体系和针对性的现实政策,把最广泛的青年力量团结起来,推动形成青年发展合力。针对青年在学习就业、职业发展、身心健康、婚恋家庭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各级党委要通过建立健全维护青年权益组织机制,关注青年所思、所想、所忧、所盼,在青年急难愁盼处、遇到困难时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为做好青年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其三,以服务力为推动,推进共青团工作改革再出发。共青团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是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的应有之义。过去一段时间内,基层共青团阵地对青年的有效服务力度不强、服务资源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共青团事业发展。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要拿出极大精力抓青年工作、抓共青团工作,切实尽到领导责任。”各级党委要完善政策支撑,构建政策服务与具体服务并举的工作体系,帮助共青团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真正把改革举措逐级贯彻、落到基层,竭力维护青年利益、倾心服务青年发展。同时,党要推动共青团工作力量、工作资源向为党育人聚焦,丰富青年服务项目,强化青年服务手段,着力加强共青团服务青年的能力,为共青团工作改革发展添薪续力。
着力培塑新时代好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勉励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这是新时代好青年躬身践履、追梦圆梦精神风貌和行为风范的生动刻绘,是党的领袖对青年一代发出的伟大号召,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着力培塑新时代好青年,旨在锻造一支堪当大任的青春之师,既是党对新时代青年工作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又是党对新时代青年修身立德的殷殷期许,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其一,培塑“有理想”的新时代好青年。理想是指引青年成长进步的灯塔,青年的理想信念关乎国家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青年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才有方向目标,奋斗才有前进动力。用党的理想信念凝聚青年是引领青年奋发成才、汇聚青年投身民族复兴伟业的实践需要。党和国家必须紧紧抓住教育这个中心环节,把好青年人生“总开关”,以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引导青年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强化青年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赤诚奉献的决心,用中国梦激扬青年的青春梦,助力青年在追梦圆梦过程中书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其二,培塑“敢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责任担当始终是进步青年的鲜明特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党和国家要教育青年胸怀“国之大者”,增强“强国有我”的战略清醒,引导广大青年把个人成长坐标与国家发展轨迹统一起来,将个人“小我”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我”之中。同时,要通过加强“五史”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厚植青年担当情怀,使广大青年充分感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救国、立国、富国、强国的艰辛创业历程,以党的百年奋斗史激发新时代青年挺膺担当的内驱力。
其三,培塑“能吃苦”的新时代好青年。苦难成就辉煌,困难磨砺青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数人生成功的事实表明,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许多青年从小生活成长的环境优渥,由此衍生出在思想上畏惧吃苦、在实践中难以吃苦等问题。党和国家要引导广大青年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不畏苦、不避苦,适应苦、战胜苦,磨掉骄气、抛却娇气,进而长才干、壮筋骨。同时,要以榜样的力量教育青年,通过选树青年典型来教育他们踏实埋头苦干、矢志艰苦奋斗,增强新时代青年吃苦耐劳的意志力。
其四,培塑“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永久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革命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抗击疫情第一线、科技攻关最前沿、社会服务各领域,都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展现出了接续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的精神姿态。党和国家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滋养青年,让广大青年从前辈先贤拼搏奋斗的优良传统中汲取奋进力量,从党的精神基因中获取动力支撑,推动广大青年自觉融入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洪流,把奋斗的足迹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征途。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党对新时代新征程青年工作的统筹部署,体现了党对广大青年的关爱关怀,提供了青年工作开展落实的实现路径,指明了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航向。在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赶考无止境”的清醒与坚定,推动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守正创新、推进中国青年运动蓬勃发展、促进青年一代茁壮成长,激励广大青年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重点项目“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媒体案例教学研究”(22VSZ007)】
(梁大伟,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龙庆,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