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美好生活见证新中国75年的伟大成就

2024-11-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新征程上要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人民美好生活诠释新中国75年伟大成就,是我们深刻领悟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新的重要视角。

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对人民的承诺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个庄严承诺,既折射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又揭示了新中国辉煌历程的力量源泉和价值指向。

  从社会发展史看,国家的国名,通常是一个国家根本性质的集中体现。比如,诞生于欧洲的共和制国家是一种先进政体的标志,是欧洲国家从传统封建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转折点,其中法兰西共和国就体现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成果。近代中国的民主共和体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则是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新中国的名字上深深镌刻着“人民”二字,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的鲜明立场和根本属性。75年来,初心始终不变,人民至上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落脚点,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遵循。1949年到2024年,是党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走向富起来、强起来的75年,也是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的75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一穷二白,“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人们心中的朴素愿望。党领导人民经过75年砥砺奋进,中国制造不仅满足了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而且还深受世界各国的欢迎。2023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4万元,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达49.7辆。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每个环节、每个方面、每个阶段,都紧紧围绕着“人民”这一中心点。75年来,国家发展每前进一步,民生改善就跟进一步。持续改善的人民生活、不断增进的民生福祉,有力宣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中国发展最实在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这样的发展成果,由每一个奋进的中国人创造,也惠及全体人民。

  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195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119元。经过长期努力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升。202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实际增长89倍,年均增长6.5%,特别是2023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达13400美元,已经由新中国成立初的低收入国家跃升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从城乡差距看,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间处于分割状态,城乡差距很大。1949年末城镇化率仅为10.64%,1978年末也只有17.92%。改革开放后的城镇化进程明显提速,2023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16%。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23年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3%,比2015年末提高8.4个百分点。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断完善了农村交通通信设施,提升了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持续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2023年末农村公路总里程达460万公里,超99%的村通宽带互联网,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14.4万个。

  从摆脱绝对贫困看,我国在扶贫工作上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几十年前,多数中国人口还处于贫困状态。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按照2010年农村贫困标准计算,1978年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按照每人每天1.9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从1981年末到2015年末,我国贫困发生率累计下降了87.6个百分点;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4.5%下降至2019年的0.6%;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人都不能落下,成为鲜活的现实,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

人民见证了新中国75年城乡生活的巨大变化

  人民至上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具体体现在人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每个阶段、每个方面、每个细节当中。

  在阶段方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每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内涵,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具体内容、范围、广度与深度不断发生变化,从物质需要发展到精神需要,从单向度的某一方面的需要发展到多向度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需要。从这一视角出发,新中国成立75年来,人民经历了从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从小康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建成小康这样一种历史进程,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深化和提升。

  人民的美好生活具体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方面面。经济富裕为美好生活提供更加殷实的物质支撑。经济繁荣、民众富庶、丰衣足食,一直是中国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图景。75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收入双双实现跨越式增长,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1949年至2023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5.8倍,年均实际增长6%;居民消费水平持续较快增长,2023年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6796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56年实际增长35.5倍。居民消费质量显著提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较快增长。同时,教育医疗、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一项项数据、一个个成果,展现着我国各项社会事业的欣欣向荣,也侧面反映出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正在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

  政治民主为美好生活提供更加稳定的政治保障。民主政治保障美好生活,美好生活体现政治民主。75年来,党和国家着眼人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各个层面、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建设。美好生活提亮了中国政治底色,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文化繁荣为美好生活提供更加丰富的精神给养。美好生活既有殷实富足的物质性内涵,更有日益增加的精神性内涵。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公共文化服务不断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新时代的篮球赛、山歌大赛、广场舞大赛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在城乡如火如荼开展,让人民群众从台下走到台上,从观众成为主角。2023年全国登记在册的群众文艺团队超过46万个,比2012年增加53%,越来越多的群众登上灯光绚丽的舞台。与此同时,当今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构成了生活美学。如今,越来越多从事茶道、花道、香道、汉服复兴、工艺民艺等领域工作的人士,积极融入生活美学中,展示了人民的“好生活”“美生活”。

  生态良好为美好生活提供更加公平的公共产品。2023年我国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初期的8.6%跃升至24.02%,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如今,生态中国正焕发出新气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令人沉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逐步建立,上万处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地质公园、海洋公园等已成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方式。在陕西,由江苏援建的扶贫项目柞水木耳所形成的“小木耳,大产业”成为“两山论”的最佳诠释;在江苏,天蓝、水清、岸绿的长江岸线游人如织、消费红火,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绿水青山蓝天绘出美丽家园的幸福底色,绘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从生活史的视角,衣食住行的变化也见证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变化。人民经历了从穿的衣服单调、保暖,到衣服款式多样、时尚美观的变化;从饮食相对简单、种类和口味比较单一,到饮食丰富、种类繁多,口味丰富的变化;从居住条件简陋,到居住环境更加舒适和便利以及注重智能化和科技化的变化;从出行方式相对单一,到多样、便捷和舒适的变化。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亿万人民艰苦卓绝的努力、胼手胝足的奋斗、埋头苦干的拼搏,共同绘就了新中国75年美好生活的画卷。

  【本文系广西社科界智库咨询课题“‘以人民为中心’新时代语境的内涵要求研究”(SKZX202401)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自治区党校基地,何成学/执笔)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毕雁 实习编辑:姚国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