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新时代】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治国理政理念

2024-07-2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未中断,塑造了我们伟大的民族。在中华文明的五千年历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其中也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2023年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明确提出了“七个着力”的要求,其中“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是我们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善于从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断淬炼和创新治国理政的理念与思维的重要指南。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智慧源头之一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诸多难题与困境也随之出现。面对发展过程出现的新问题、新困境和新挑战,我们既要立足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吸收国外先进治理文化与理念,又要深植和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先进治国理政理念与思维,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现代化提供丰富的思想理论支撑。
  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早在我国商周时期,民本思想就已经萌芽,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对人民在国家兴亡、社会治乱中的作用有明确认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夏书·五子之歌》),阐述了民众百姓是安邦立国基石的治理思想;“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哀公》),所彰显的“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所提出的为政需尊重和顺从民心民意思想,等等,这些思想理念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成为历代王朝兴盛所遵循的治国理念和原则。当前,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国家的主人。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至上,反映群众的利益和意志,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站在唯物史观的视角,不断深化对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的认识,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合理内核,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论断,丰富和发展了人民主体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理论与实践活动之中。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关于“法”与“治”的关系,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所论述。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法家崇尚法治,做出“法令者,为治之本也”(《商君书·定分》),“治强生于法”(《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等一系列精辟论述。而后儒家吸取法家的思想内涵,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坚持以德为主和以刑为辅,呈现出“外儒内法”的一大特征,并运用于巩固封建皇权的统治。现今,随着社会尤其是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活的覆盖面越发广泛,在新领域、新场域、新组织中的法律尚不完善、道德尚不充分,如何使法律和道德快速在场和相互配合是应当探讨的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将“德主刑辅”的古代治国方略运用于现今的国家治理,解决当代的社会问题,坚持法治与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主张以道德滋养法治、以法治保障道德。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将其纳入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把他律与自律、法治和道德紧密结合起来,将道德建设融入法治的各个环节,用良好的道德风尚引领公民自觉守法,使法治和德治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
  崇尚和合的治国理念。和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价值理念,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体现在宇宙观、社会观等各个方面。“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人与世界、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在社会观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指明在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存在性别、年龄、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只有在承认和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才能实现社会真正的和谐有序。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越发突出,我们始终坚持走生态良好和民主协商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此外,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高度重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高质量生态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涵养了丰富的哲学思维,是当代治国理政的思维源泉之所在
  革故鼎新的创新思维。革故鼎新的创造思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仍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气质,同时也为当代治国理政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早在《诗经》中,先辈们就有了“周邦虽旧,其命维新”的认识(《诗经·大雅·文王》),在《礼记》中也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的记载,一直是古代王朝治理国家的核心内核。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全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动其中国化、时代化,始终将创新的思维贯穿于理论、制度与实践的各个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党、治国面对的困难和挑战越发重大,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以创新思维破解发展难题,提出创新发展理念并将其放在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将创新思维纳入六大思维能力之中,立足于当前发展的实际求变求异,在了解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解放思想,矢志不渝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动治国理政的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征。无论是道家的“有无相生”还是“福兮,祸之所倚”(《道德经》),抑或儒家的“一阴一阳谓之道”(《 易传·系辞传上·第五章 》)和“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易传·系辞传下·第一章 》),还是法家的“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 韩非子·观行 》),还是“唇亡而齿寒”《韩非子·喻老》,都体现出了传统文化中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辩证法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原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这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上是高度通融的、理念是高度切合的。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纵深发展,治国理政面临的问题越发整体化、系统化、复杂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把握好部分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微观和宏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辩证关系,聚焦我国发展和党执政面临的重大问题、事关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等,不断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为加强前瞻性思考、整体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天下为公的全球思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协和万邦”(《尚书·尧典》)、“和衷共济”(《尚书·虞书·皋陶谟》)、“四海一家”(《荀子·议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全球思维,与当代全球治理的现实遥遥相对,回答了世界及人类如何存在、如何发展的问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际关系和人类文明深刻把握,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全球思维,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处世之道的积极因素和治理理念同当今时代的共鸣、共振点,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面对世界性难题,我们要始终坚持全球思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一带一路”为主要抓手,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以及“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当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丰富矿藏。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的历史进程,我们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赓续中华文脉,着眼于当下国家和社会的重点、难点、焦点问题,汲取深藏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理念和思维,并将之创造性地运用于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之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巍巍巨轮行稳致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智慧。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