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结构与国家权力的历史演进

2025-03-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相比经济权力而言,作为社会权力基本形式的国家权力也有其历史演进的过程,但国家权力或政治权力的历史演进与发展,从其与经济权力的内在关系的角度而言,其反映的是经济权力的历史演进与发展。从国家权力的历史演进的角度讲,其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国家权力演进与发展中的重要体现。
  公共权力向国家权力演进
  在阶级社会以前,人们为了维护在氏族社会中所产生的共同利益,并由此产生了一些维护共同利益的公共职能,因而产生了最初的公共权力。最初的公共权力在其属性上并没有阶级社会的政治属性与阶级属性,而是一种自然所赋予的权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酋长在氏族内部的权力,是父亲般的、纯粹道义性质的;他手里没有强制的手段。”在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或原始公社中所自然产生的公共权力虽然没有国家时代国家权力所具有的强制性,但对于国家权力而言,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所具有的公共权力构成了国家权力产生的历史前提与现实基础。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唯物史观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权力观看来,“国家是以一种与全体固定成员相脱离的特殊的公共权力为前提的”。没有原始社会所自然产生的公共权力,也不会有国家时代的政治权力或国家权力。当原始社会自然产生的公共权力进一步发展并与其原有的经济基础与共同利益相脱离时,公共权力就完成了向国家权力的转变。这种转变也在客观上改变了公共权力的外在形式与内在本性。
  在文明的阶级社会或国家时代,公共权力的构成,“不仅有武装的人,而且还有物质的附属物,如监狱和各种强制设施,这些东西都是以前的氏族社会所没有的”。由此可见,原始社会的公共权力虽然构成了阶级社会国家权力的前提,但不能把其等同于阶级社会中的国家权力或政治权力。相比于阶级社会的国家权力或政治权力而言,其只能视为是国家权力的萌芽形式或最初形态。原始社会的公共权力是建立在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基础之上的,而私有制社会中的国家权力是建立在阶级与私有制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原始社会的公共权力与私有制社会中的国家权力,不仅在表现形式上有着根本的不同,在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上也有着本质的区别,机制使得国家权力在呈现形式与作用机制上完全不同于过去的公共权力。
  国家权力的演进形态
  随着公共权力演变与异化为国家权力,国家权力也开始随着国家形态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与演进。在不同的国家形态中,国家权力的表现形式与发展形态也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归根结底是由社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所决定的,当然也是由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中所产生的经济权力所决定的。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国家权力形态与之相适应。国家权力从奴隶制国家权力向封建国家的国家权力形态演进,封建国家的国家权力形态向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权力形态演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权力形态向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权力形态演进,展现了国家权力的历史演进与发展,也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奴隶制国家的国家权力、封建国家的国家权力、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权力,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国家权力,这就是使得其国家权力不是真正掌握在广大人民手中,而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并由少数人所占有与支配。虽然以上三种国家权力都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但从私有制本身的发展来看,这三者赖以存在的私有制发展形态还是有所不同的。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权力而言,其赖以存在的私有制发展形态是现代私有制,即现代的资产阶级私有制。相比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权力而言,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权力则是建立在现代公有制基础之上的,这也从根本上决定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权力不是由少数人所占有与支配的,而是由绝大多数人所占有与支配的。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并且服务于人民,而在资本主义国家,虽然国家权力从根本上讲也是来自于人民,但来自人民的权力并没有很好地服务于人民,而是服务于资本以及资本的人格化——资本家。
  国家权力向公共权力回归
  在私有制与阶级存在的社会中,虽然国家权力有公共权力的外在形式,但事实上其是少数人所真正占有与享有的权力,是维护少数人的经济利益而不是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的权力。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原始社会的公共权力向国家权力的转变,事实上是公共权力的异化与对原有公共权力的否定。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私有制的消亡,从而也伴随着阶级的消亡,国家权力的经济基础与阶级基础将发生质的变化。当国家权力建立在现代公有制经济之上,人类社会也演进到无阶级的发展阶段的时候,国家权力就会向公共权力回归,但不是向最初的公共权力形式回归,而是向更高形态的公共权力形式演进。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或共产主义革命,“无产阶级将取得公共权力,并且利用这个权力把脱离资产阶级掌握的社会化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这里讲的公共权力,事实上是在讲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得的国家权力或政治权力,从而使得国家权力最终失去其政治属性与阶级属性,实现从更高发展形态的公共权力的演进。相比于过去的国家权力或政治权力,共产主义社会的公共权力,则是实现与保障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工具。从人压迫人的暴力工具,到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保障工具, 是国家权力的华丽转身与发展升华。
  在国家权力向更高发展形态的公共权力的回归与演进中,无可置疑,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在客观上作出了历史贡献的。之所以如此认为,是因为任何权力都不是脱离现实的权力,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公共权力说到底是随着社会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由此构成的经济结构的变革而发展与演进的。如从这个维度来说,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就是使得生产资料更加社会化与集中在更少的人的手里,从而为把私有财产变为公共财产提供了可能与坚实的社会基础。在工人阶级夺得政权之后,无产阶级将用自己的政治统治来一步一步地把私有财产转变为公共财产,从而为真正掌握在广大人民群众手中的公共权力奠定其坚实的经济基础。无产阶级取得公共权力,就是由人民直接行使权力,就是权力真正掌握在人民手里。在未来社会,失去政治属性与阶级属性的公共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而不是用来压迫人民的。国家权力向更高形态的公共权力的回归与演进,事实上就是国家权力从少数人所占有的权力向绝大多数人所占有的权力的回归,其深刻阐明了公共权力的人民性与共同性,也真正体现了人民主权与公共权力来自于人民与服务于人民的思想。
  (作者系湖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王志强(报纸) 贾伟(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