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永杰)8月29日,《烽火忠魂:华南抗战史研究文集》(以下简称文集)首发式在广州举行,该文集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编撰的学术文集,由广东省社科联策划。
新书发布现场 本网记者李永杰拍摄
《文集》精选自近年国家社科基金及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优秀成果30篇,分为6大专题:“华南抗战史研究综论”,梳理华南抗战史的整体脉络与学术进展;“中共华南抗战的战略布局与军事斗争”,聚焦华南抗日武装的战略战术与发展历程;“战时中共在华南的统战工作”,展现华南抗日统一战线的构建实践;“战时华南的国际合作与国际关系”,揭示华南抗日敌后战场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联;“战时华南的经济与社会”,呈现抗日时期华南地区的民生与生存图景;“战时华南的教育与文化”,阐释救亡图存中的教育坚守与文化抗争的时代价值。
与会学者展开研讨 本网记者李永杰拍摄
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许永波认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烽火忠魂:华南抗战史研究文集》把专家学者最新研究成果结集出版,既是对既往研究成果的一次系统梳理与集中展示,也是对那段孤悬敌后、艰苦卓绝的烽火岁月的一次深刻回望,更是对在华南战场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的深切缅怀和崇高致敬,为新时代弘扬红色文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教材。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尹德慈表示,华南地区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战略支点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南方战场前沿,在中国抗战史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华南抗日纵队,在艰难绝境中以非凡的战略智慧与坚韧意志,铸就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功勋。《烽火忠魂:华南抗战史研究文集》以六大板块构建起立体研究框架,从宏观的历史综论到微观的军事斗争、统战工作、国际合作,再到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等维度,全面覆盖华南抗战的历史图景。
广东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宜航表示,华南抗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在敌后战场书写的烽火传奇,不仅牵制了数十万日军,更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国南方枢纽”。《烽火忠魂》立足大历史观,既是一部填补区域抗战史研究空白的“存史之书”,也是一部为改革发展提供历史镜鉴的“资政之书”,更是一部引导青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的“育人之书”。省社科联将以文集出版为契机,持续深化红色历史研究,推动红色文化与时代需求深度融合,让红色精神成为“再造一个新广东”的强大动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不竭的历史智慧与精神力量。
《烽火忠魂:华南抗战史研究文集》新书 本网记者李永杰拍摄
与会专家学者及作者代表围绕华南抗战历史研究与精神传承展开深度探讨。华南师范大学华南抗战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左双文表示,未来会把视野从华南拓宽,研究中共在南方地区的整体工作以及抗战时期的边海防建设,与国家对海洋战略、边疆问题的关注保持一致;《广东社会科学》总编辑李振武认为,华南抗日纵队在牵制日军战略机动、坚持游击战争、团结抗战力量以及助力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柯伟明从经济史角度出发,讨论了战时广东地方政府如何通过改革税收制度、调整货币政策、发行国防公债等政策工具筹措抗战经费;华南师范大学华南抗战历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英俊认为,推进和深化中共华南抗战史研究,不仅要加强华南抗日根据地研究、深化史料搜集整理与运用,也要采用新视角、新方法研究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