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招聘
学科体系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中心
学术中国
智库中国
社科视频
中国学派
数字思政
国际观察
考古现场
公告 · 招聘
志鉴中国
社科关注
社科要论
社科好书
社科青年说
网络强国论坛
社科融媒体
网刊
学科体系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历史学
文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政治学
社会学
民族学
教育学
管理学
军事学
中共党史党建
区域国别学
国家安全学
新媒体矩阵
微信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中国学派
中国学派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今日头条号
今日头条号
首页
>
历史学
>
史林传真
第二届历史政治学研习会暨历史政治学青年年会在京举行
2025-09-11
作者:
陈雅静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字体放大
字体放小
微信公众号
—
分享
—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陈雅静)8月27日至30日,第二届历史政治学研习会暨历史政治学青年年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近40所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期刊的60余位专家、编辑、青年学者参与了会议。本届研习会旨在进一步推动跨学科学术共同体的建设,特别是促进青年学者的学术交流与创新。
开幕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院长杨光斌教授介绍了历史政治学的由来与发展,并勉励青年学者扎实研究、做出有益成果。他表示,历史政治学能够为当代中国政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体系化、学理化阐释,推动政治学研究从外源性理论解释中国转变为寻求政治学的内生性资源。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部部长徐勇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陈明明教授作为第一届澄海历史政治学研究奖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分别致辞。徐勇提出,中国历史是一座丰富宝库,沿胡焕庸线自东向西,制度形态呈现出丰富多元的特征,这为历史政治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空间,期待学界做出优秀成果。陈明明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历史政治学研究的未来发展表达了期许,并对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治学》学术集刊的建设成效给予了肯定。
本届研习会邀请到多位政治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界的知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邓小南教授探讨了信息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及信息视角下对传统议题的再认识,并以宋代为例分析了传统中国内政、军政中的信息渠道及“制度文化”对信息可靠性的影响。徐勇从功能的视角论述了为何中国特别重视历史、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中历史的政治功能,并围绕历史的真实性、变化性、当代性探讨了如何发挥历史之于政治的正功能。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黄道炫教授以抗战时期武汉大学学生杨静远的日记与书信为材料,从个体心灵史的视角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整体“左”转的原因与影响,并就心灵史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作用展开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吕杰教授从学理、认识论、方法论层面分析了历史视野为政治学研究带来的冲击,就理论上如何处理延续性、方法上如何处理时间性展开论述,并介绍了海内外前沿成果。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龙登高教授以清代议叙制度为例探讨了政绩信用分对官员的激励与约束,围绕“制度构建”与“程序可信性”论述了其制度特点、功能与运行,并指出其在非人格评价上的发展能为改善当前官员评价体系和激励模式提供有益借鉴。
在随后的青年年会上,来自不同学科的38位青年学者分为8组,就各自的研究成果展开切磋探讨,议题涵盖历史政治学的新视野、新方法、新案例以及国家构建与国家能力、传统政治思想的现代性转化、官僚制与政治精英、民主与民本、中央-地方关系、国家-社会关系、政府-市场关系的历史政治学研究等多个方面,涉及政治制度史、政治思想史、政治经济史、社会治理史、比较历史等多个跨学科领域。现场氛围热烈,交流富有成效。
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澄海全球发展与安全高等研究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承办。
【编辑:齐泽垚】
社科推荐
跨学科聚焦人工智能多领域应用
郑州—金边“空中丝绸之路”研究成果发布
讲好全球治理的中国故事
微短剧:“视觉快餐”如何重塑数字视听文化生态?
推动财经教学与AI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