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审视和研讨广西抗战史研究

2025-09-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吴楠)8月23-24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广西与抗战”学术论坛在江苏省句容市举行。与会学者围绕全面抗战爆发后广西军民怎样走上抗日御侮的战场,八桂子弟在抗战中如何浴血奋战,以及全体广西军民在抗战中为胜利的取得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所作出的独特贡献等议题进行全面的审视和研讨。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吴楠/摄
  “80年前的1945年9月2日,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之后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这是值得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永远铭记的日子。”南京大学白先勇文化基金会史学项目组执行人、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申晓云提出,史学研究者除了纪念这一重大胜利,还要回顾和还原那段历史,从中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让那些曾经为这场胜利付出生命代价,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们能够彪炳史册。在整个抗战时期,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无论是军事作战,还是文化建设,广西军民都有他们独特的建树。但这些在目前研究成果中还未得到充分反映。为此,南京大学白先勇文化基金会史学项目组特启动“广西与抗战”丛书的编撰,涵盖中日会战中的桂军、屹立敌后的豫鄂皖游击基地、抗日战场上的广西学生军、飞虎队等,以期完整呈现广西抗战的全貌。
  学术贵在创新。申晓云表示,在区域抗战史研究中,要尽量做开拓性的研究,从以往研究的薄弱环节入手。她期待相关研究不仅要关注抗战时期新桂系领袖在军事作战方面的研究以及他们的抗战思想、抗战理论、抗战方略等,还要关注广西军民的特殊贡献,如桂林文化城建设等。“期待史学研究者能用我们的笔回到历史现场,诚实地记述下广西将领和军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卓越贡献,以及为抵抗日军入侵所经历的沉重苦难和付出的巨大牺牲。”她说。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教授李继锋提出,我国抗战史研究发展具有以下鲜明特征:一是思想日益解放,观点日趋多元;二是视野不断开阔,从中国走向世界;三是领域持续扩展,从宏观走向微观;四是方法不断创新,从单一走向交叉;五是交流日益频繁,在国内外搜寻史料,相关史料得到极大丰富。他提出,抗日战争是全体中国人民保卫家园的伟大战争。所有参加抗战的人物、事件都值得我们研究和纪念。要从国家民族的视角研究抗战,宣传抗战。区域抗战史研究需兼顾史料实证与多学科方法,避免单一叙事,确保广西抗战的历史细节被充分记录。
  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原总编辑、广西文化发展研究会会长曹光哲认为,广西抗战研究要厘清新桂系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中发挥的推动作用;论述新桂系与持久战战略形成、抗日救亡运动、抗日文化运动、抗日游击战争等的关系;关注广西作为大后方的特殊作用。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任玲玲希望与会学者围绕广西抗战展开深入讨论,进一步深化学界对广西抗战的认知,让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更清晰,为传承抗战精神、促进和平与发展提供学术支撑。
与会学者合影  本网记者吴楠/摄
  会议由南京大学白先勇文化基金会、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合办,南京大学白先勇文化基金会史学项目组承办。
【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