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文集》出版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2025-05-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陈雅静)5月18日,“《宁可文集》出版座谈会”在北京成功举办。50余位学者和《宁可文集》编委会代表成员参加会议。
座谈会现场(本网记者/摄)
  宁可(1928—2014),原名黎先智,湖南浏阳人,中国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杰出的教育工作者。他是首都师范大学的前身北京师范学院的第一批建设者,是历史学院的创建者之一,是中国古代史和史学理论学科的奠基人。
  自2017年以来,经过人民出版社和《宁可文集》编委会的不懈努力,10卷本、总计351万字的《宁可文集》历时近8年,于2024年底出齐。文集全面展现了宁可先生的学术成果,按卷次顺序分别为:《宁可史学论集》《宁可史学论集续编》《史学理论研讨讲义》《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道路》《敦煌社邑文书辑校》《敦煌的历史和文化》《流年碎忆》《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散论》《讲义》。第一至七卷,此前均正式出版过,内容多经宁可先生审定。这次原则上不做改动,仅纠正个别文字错误,并以“编者补注”形式,完善文稿中不规范、不完整的注释内容。第八至十卷内容多为首次出版,编者根据需要做了必要的技术处理。
  作为宁可教授70余年来的著述结集,很多曾是一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不少有代表性的观点曾被介绍到国外,并已成为当代史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一系列精辟观点,至今仍闪耀着理论的光辉和智慧的火花,具有“卓然不可磨灭”的品质。
《宁可文集》(本网记者/摄)
《宁可文集》发布(本网记者/摄)
  与会位嘉宾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宁可先生的学术特色与巨大成就,紧密围绕宁可教授七十余年的学术著作及代表性史学观点,充分肯定了《宁可文集》的学术价值。与会学者认为,宁可先生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关注史学前沿动态,积极参与重大历史理论问题的讨论研究。他的学术研究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前瞻性、宏阔性和现实性。宁可先生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学科体系的思想,对历史主义和阶级观点有深入的理解,强调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特点的内在联系以及经济结构与体制特征对于探讨社会发展道路的重要性。他的学术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其学术成就对于新时代中国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与会人员合影(主办方供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