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史研究青年学者空中沙龙(第九场)”线上举行

2025-01-0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 通讯员王玉风)2024年12月22日,“企业史研究青年学者空中沙龙(第九场)”在线举行。本次会议以“新中国东北地区工业布局研究(1949-1978)”为主题,重点关注“三线建设”,与会学者既聚焦微观,又放眼宏观,从跨学科交叉视角出发,探寻以“三线建设”为代表性的工业化布局与新中国国家经济建设及经济发展间的内在关联。
  全面认识“三线建设”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巍梳理了东北地区工业化发展脉络,从宏观视角讲述了新中国东北地区的三次工业布局,重点介绍了“三线建设”的相关研究情况。她表示,新中国初期工业布局战略规划具有合理性与科学性,先集中优势产业,把东北建设成熟,继而将经验分享到全国。通过“三线建设”,一方面新中国基本建立了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另一方面推动了东西部地区工业布局的平衡,加快了新中国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良玉表示,要用正确的历史观看待历史,研究历史时,要注意用今天的价值衡量历史、用历史的眼光衡量今天,实现二者辩证统一,用现代的思维去研究“三线建设”。研究要注重样本化与逻辑化,主题和材料要完全匹配,论证过程要完全一致,注意学术研究的逻辑性。从微观层面着手,分门别类对“三线建设”进行剖析,逐步理清其脉络,在此基础上进行宏观分析,得到较为客观的结论。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魏晓锴认为,新中国企业史、工业史研究绕不开东北。在新中国企业史研究中,“三线建设”更是显学中的显学,学者不仅应当重视本地区三线企业建设史,还应该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探讨“三线建设”前史即“三线建设”开始之前的整合与积累过程,与“三线建设”后史即三线企业支援全国的过程,将其整体放在一个中长时段的过程进行考察。
  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教授李玉提出,“三线建设”研究作为新中国工业史研究的热门议题,正突破传统学术研究路径的局限,需要学者具备跨学科视野和能力。“三线建设”研究存在广阔挖掘空间,如“三线建设”中的工业发展情况、工业门类、工厂的布局、选址、设计与运行、工矿资源的开发、工人的生活情况等。要将三线大史与三线小史、三线外史与三线内史紧密结合,以宏观与微观、外部与内部的视角相互映照,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三线建设”背后的深层次内涵。
  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并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刁莉从经济学角度提出,“三线建设”作为时代缩影,其中一些具体政策及其对城市规划、经济建设、人口方面造成的影响也应予以重视。应该加强对“三线建设”工厂老职工的采访,加强口述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并重,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角度思考“三线建设”在提升新中国工业经济水平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谈及“三线建设”研究方法,魏晓锴同样认为要坚持微观与宏观相结合。除了宏观上长时段的研究,还应该注重对个案进行探讨,以及关注不同地区独特的发展路径与发展模式,之后在足够多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三线建设”进行归纳总结。要重视再地域化研究。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邓可认为,东北地区发展与我国的国民经济、社会、文化整体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针对东北地区如东北工业发展史的学术研究应当进行多面向的深入挖掘。无论是访谈还是调研,学者对“三线建设”的研究应当更加细致入微。可以从微观层面深入挖掘某些典型事例和典型现象,聚焦某一产业链或某一个地区乃至更具体的典型企业或群体,并在此基础上将研究逐渐深化。
  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副理事长陈晓林其团队用五年时间走访了川渝黔2500多家“三线建设”时期工业遗址,其中有200个东北支援“三线建设”的企业单位,并著有7万多字“三线建设”时期辽宁支援川渝黔地区简述。他认为,东北援建“三线建设”研究还存在一些尚未理清的问题,如部分工人数目不清、资料不全等,需要学界持续开展研究,将东北支援“三线建设”问题厘清。
  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荆蕙兰提出,“三线建设”作为研究热点,还有许多可待提升的空间,东北地区对支援“三线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推动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发生重大变革。她认为,学界要在研究中进一步挖掘国家战略部署与城市发展、工业遗产保护的互动关系,并加强对口述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本次会议由南京大学新中国史研究院主办。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