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及诸葛亮文化研究助推汉文化传承弘扬

2024-11-1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9月27日—29日,2024汉中汉文化·三国历史及诸葛亮文化研讨会在三国时期重要的古战场勉县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两汉三国历史、诸葛亮文化、汉中历史文化等议题开展研讨。

  汉中在汉末三国时代的历史演进中作为兵家必争之地扮演着关键角色,并留下以定军山、武侯墓、武侯祠、马超墓、天荡山等为代表的大量三国历史、诸葛亮文化相关遗迹。原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馆长谭良啸、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德章等专家立足汉中的区域特点和文化遗存,阐述了汉中在中国历史尤其是两汉三国时期的重要地位,并分别结合《隆中对》《出师表》以及《与兄瑾论白帝兵书》等分析诸葛亮的精神实质和历史语境。

  三国时代能够为后人传颂,一方面得益于《三国演义》为代表的文学作品的演绎,另一方面则根源于这一时代是中国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国家统一的不懈追求。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牛敬飞、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王怀成、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凌文超、西华师范大学中华档案文献研究院院长金生杨等学者立足两汉三国历史,围绕汉魏南北朝西北战略中的陇山意象、两晋三国孙权历史形象演变、“听敌入平”战略与蜀汉覆亡、学术传衍视域下的谯周经学等问题予以探究,进一步阐明了两汉三国历史演变规律及其影响。

  诸葛亮曾以汉中为基地北伐多年以兴复汉室,去世后仍长眠于汉中定军山,他的精神是三国历史文化中最为耀眼的部分之一,挖掘和弘扬这种精神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内容,对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有重要意义。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雷勇、南阳师范学院历史学院院长高二旺等学者对诸葛亮的家世、家风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归纳出诸葛亮精神的文化内涵。上海博物馆研究馆员陶喻之、勉县教育体育局督学王默等全面梳理了诸葛亮的存世字帖,尤其是对《远涉帖》真伪进行了详细论辩。

  汉中拥有的众多三国历史文化遗迹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需要更好传承发扬三国文化、诸葛亮文化,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古迹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陕西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梁中效、蔡云辉,安康学院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教授赵临龙等专家从《三国演义》中的汉中、以定军山为例的文化品牌形成及塑造、“系统思维”背景下的蜀道特征表象等着眼,认为汉中拥有诸葛亮、刘备、曹操、定军山、蜀道等众多文化符号,应通过文化品牌的塑造予以利用,更好推动地方文旅产业发展。

  本次会议是近年来在三国历史及诸葛亮文化研究领域召开的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学术会议,对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诸葛亮“忠武”爱国精神、助推学术研究与地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会议由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联合中共汉中市委宣传部以及陕西理工大学主办。

  (主办方/供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