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王广禄)9月5日,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分论坛“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江苏扬州举行。
大运河文化发展论坛分论坛“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场 本网记者 王广禄/摄
大运河文化具有多重价值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院长夏锦文谈到,流淌千年的大运河不仅推动沿线城市商贸流通、文化交流和繁荣发展,催生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更在中华文明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凝聚了中华民族精神,集聚了历史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的重要论述要结合起来认识、结合起来学习、结合起来研究和落实。传承与发展大运河文化,要正确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历史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探究大运河文化的理论深度和内涵边界的过程中,需要敏锐的专家洞察和犀利的学术分析,不断深化对大运河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大运河与沿线城市发展密切相关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荣休教授、《中国运河志·图志》主编李孝聪提出,运河城市有两类模式,一类是在运河开凿以前已有城址,运河带动了城市的拓展。运河城市受水陆交通、物资集散和商业功能的刺激最先突破唐代封闭的市坊制度束缚,以唐代规整的旧州县城为依托,以运河桥市为中心,形成与市河平行的商业街,并沿运河两岸而伸展。另一类是运河桥渡吸引已有城址移向运河岸边,形成新的城市。从唐、宋到元朝,许多城址本不在京杭大运河岸边的城市向运河转移,形成了一系列沿运河城市。他认为,任何一座运河城市皆拥有历史文化价值,今天的运河城市考古和发展规划,应当摒弃改旧换新的思维,发掘运河城市中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的标志性遗址。运河研究要有比较的视野,要展开全球意义的运河研究,分析中外运河的特点以及运河城市形制的异同,阐释运河带给人类的文明和文化蕴意。
专家学者围绕“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题展开研讨 本网记者 王广禄/摄
大运河是文化之河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院长徐兴无说,2500多年来,大运河持续发挥着航运、水利等作用。大运河是航运之河、水利之河,更是文化之河,对古代工艺技术、社会生活、社会治理、思想学术、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河工技术方面,大运河是联通拓展的水路体系、持续改进的动态工程、调控水位的埭闸工程、保障水源的库坝工程,推动形成了发达先进的水利学术。在社会生活方面,大运河促进了文化融合、塑造了人居生态。在社会治理方面,大运河催生了设计精密的管理制度,是统筹调配的治理机枢。在思想学术方面,大运河统一整合隋唐文化,孕育发展宋明儒学,滋养浇灌清代学术,催生激荡近代新学。在文学艺术方面,大运河是唐诗宋词的创作航线、戏曲小说的水上摇篮和园林艺术的灵感之源。
大运河文化与长江文化交融发展
浙江省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徐吉军提出,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中,运河文化和长江文化无疑是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之一。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统一体,与黄河文化等一起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基础,并对海外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谈到,开凿、利用运河,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杰作。中国的“运河文化”可上溯至距今5300年至4300年的良渚文化时期。运河文化的几个因素,比如航运功能、水利功能、灌溉功能甚至漕运功能,在良渚古城遗址的水利体系中已基本具备。
图为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王广禄/摄
大运河考古:发掘“埋在地下”的运河文化
“大运河文化的呈现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保存在地表上的大运河文化,第二是留存在典籍档案里的大运河文化,第三个则是‘埋在地下’的运河文化。”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提出,列入“考古中国”学术工程系列的大运河考古承载着探索中国大运河及其水系的形成发展史、中国大运河文化体系的产生及内涵、中国大运河文化系统的揭示与价值认知、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时代责任。他认为,关于大运河的研究,虽然已经有了丰富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和开展的工作,如大运河的起源、“邗沟”沿线考古、文献记载与现代考古材料的相互印证、大运河的文化意义和文明意义等。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副院长王月清作会议总结,并提出,以“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开展论坛研讨交流,本质上是对运河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进行再认识和再理解,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以及运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前瞻思考和务实建议。
本次会议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等单位主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