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陈雅静)4月14日,第七届“历史政治学暨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与应用”工作坊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何家丞代表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黄宗昊代表“历史制度主义研究”微信公众号、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释启鹏分别致开幕词。
制度分析
工作坊第一节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黄宗昊主持,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慧负责评论。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硕士生杜粤成的发言题目为《关键节点:概念阐释、研究方法及意义评析》。这一研究在回溯发展脉络和关注前沿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就理论本身的概念加以界定,认为关键节点至少包括特定背景、一段时间、特定主体、做出选择和重要结果五个要素。在此基础上,试图从研究方式、研究模型和研究成果方面具体阐述对关键节点理论的研究方法,最后作出关于该理论的意义评析。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博士生陈虎的发言题目为《组织分析制度主义的发生路径、内在逻辑及意义评析》。该研究梳理了组织分析制度主义的理论渊源、诞生背景、推动力量及发展演进,归纳出组织分析制度主义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议题方面的内在逻辑,总结了组织分析制度主义的突出贡献、研究不足与未来前景。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黄凌梅、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张熙、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生陈剑的发言题目为《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变革中“同质异形”现象及其形成机制的制度主义分析》。这一研究从法国、德国、英国高等教育治理“同质异形”的特点出发,以制度同构论和历史制度主义作为解释工具搭建分析框架,剖析三个国家如何在外部合法性压力和竞争性动力的共同作用下效仿学习外部经验,同时兼顾国家内部制度环境差异带来的路径依赖,从而进行变革的过程。
古今中国
工作坊第二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何家丞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释启鹏负责评论。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马猛猛的发言题目为《从“黄仁宇命题”到信息属人化——秦汉之变与大一统国家信息能力建构的双重逻辑》。研究发现,黄仁宇关于“古代中国缺乏数目字管理”的论断需要放置在大一统国家信息能力建构的历史当中进行重思,“信息属人化”关注信息与主体之间的联结关系,可用于理解国家信息能力建构的主要路径。
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本科生苏宇轩的发言题目为《话语动员何以可能——基于1949-2003年〈人民日报〉数字缩略语的研究》。该研究发现,数字缩略的构词特征发韧于传统文化的简洁风格,脱胎于党的学风文风,形成了“信息打包降低认知负荷”、“韵律铿锵强化情感共鸣”的动员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爱国卫生运动的案例研究,分析党如何运用数字缩略语为主导的政治口号进行政治动员。
信阳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李肖肖的发言题目为《中国P2P网络借贷业务监管政策演进分析》。这一研究聚焦于为何曾被视为对金融业形成“颠覆性创新”的P2P网络借贷业务,最终出现整体行业被取缔的政策结果。通过引入历史制度主义对政策网络理论进行拓展,构建一个“制度环境-政策网络-政策结果”框架,能有效解释 P2P 网络借贷业务的监管过程与政策结果。
政党与国家
工作坊第三节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黄宗昊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黄晨负责评论。
外交学院外交学与外事管理系讲师张禹的发言题目为《政党—国家的演化溯源—兼论历史政治学的发展与超越》。该研究从一般的“质性认识过程”来审视政党—国家概念。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宋建的发言题目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的领导制度建构研究(1949-1956)》。这一研究系统梳理新中国成立之初,党的领导制度建构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前七年,党在全面执政条件下建构了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体系格局,为维护全党团结统一、确保国家建设推进、实现社会高度整合提供制度保证。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慧的发言题目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制度的历史脉络及变迁逻辑》。该研究认为,揭示中国共产党百年统一战线制度变迁的深层逻辑,可从历史制度主义的结构观和历史观两个维度加以考察。这一研究将有助于理解和总结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规律,为新时代健全和完善统一战线制度体系,并推动制度优势更好向治理效能转化提供经验启示。
他山之石
工作坊第四节由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王慧主持,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黄宗昊负责评论。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硕士生张明月的发言题目为《美国难民安置政策的形成与演变: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这一研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梳理分析了美国难民安置政策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美国的难民安置政策受到其难民安置历史的深刻影响。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美国的难民安置政策,而且为历史制度主义视角在难民政治中的适用性提供了国家案例。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齐为群的发言题目为《自由贸易与反托拉斯——美国现代化过程中释放国家力量的双重变革(1884-1933)》。该研究选取了1884年至1933年美国进步主义运动以及罗斯福新政这一时间段,通过过程追踪来对美国在对外贸易以及反托拉斯两个方面的政策实践进行分析,证明了现代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是如何通过释放国家力量来实现相应的经济与政治制度转变,试图对美国现代化过程中的路径研究做出的贡献。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陈想的发言题目为《封闭的中产阶级:美国民族整合危机的根源》。针对美国面临的民族和国家认同危机,作者对其原因提出了新的解释,即高度同质化为WASP(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徒)的美国中产阶级和日益多元的美国社会整体之间的冲突是美国无法基于宪法和公民身份完成民族整合、形成国家认同的根本原因。
中外对话
工作坊第五节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释启鹏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何家丞负责评论。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王奕杰的发言题目为《数字分流:国际数字主权实践的路径与选择——对中国、美国、欧盟的比较历史分析》。该研究通过比较历史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中国、美国和欧盟在数字化时代的国际数字战略实践中的差异性,并深入剖析了其历史根源。研究问题聚焦于各国数字战略差异的形成原因,着重考察了历史背景、制度构建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对数字战略选择的影响。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赵乾的发言题目为《中国环境治理的制度分析:一个多层次解释框架》。这一研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借鉴威廉森的多层次框架思路,尝试提出“制度环境-治理体制-个体/行动者”的三层制度分析路径,用以考察复杂多变的环境治理现象,揭示中国环境治理背后的多层次制度逻辑。
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生张紫薇的发言题目为《联盟互动与民主巩固——能动性视域下的日本55年体制》。该研究试图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方法,考察日本民主制度变迁的动力。55年体制下的日本,各种社会运动盛行,不同的团体在制度的形成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基于日本民主发展的事实,引入“联盟”概念,从理论的角度论述民主巩固和联盟的关系,并分析联盟推动民主巩固的机制。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博士生杨佳腾的发言题目为《“间断—均衡”与渐进变迁:冷战后日本官邸主导改革研究》。这一研究借鉴历史制度主义中有关制度变迁的理论,试图对冷战后日本官邸主导改革的长周期性进行理论诠释。研究中将日本官邸主导改革的脉络分为两个阶段,“制度间断期的制度构建”与“制度稳定下的渐进变迁”。
工作坊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