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陈雅静)9月11日,由故宫博物院故宫研究院举办的第二届元明清宫廷史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王子林主持开幕式,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出席开幕式,副院长任万平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二十余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文博机构的50名学者参见了此次会议,从宫廷典制、历史文物和文化艺术等方面共同寻找元明清时代的历史魅力。
会场
探索元明清宫殿的奥秘
故宫是在明清宫殿建筑基础上建立的博物馆机构,肩负着真实完整地保护、负责任地传承弘扬故宫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任万平在致辞中强调,紫禁城虽为明朝所建,但也是元大内所在地,是元明清三代都城中轴线所在地,见证了元明清三代国家大事和宫廷大事,对于深入推进元明清历史的研究、北京城中轴线变迁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
在主题报告环节,故宫博物院研究室副主任于庆祥研究馆员主持,四位专家学者作了主题报告。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张龙在《明清紫禁城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研究》主题发言中提出,明清紫禁城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的杰出代表,其规划选址、空间格局、建筑样式、楹联匾额、室内陈设等均表现出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文化特征,蕴含着中华民族长期积累的关于人对自然、社会、人伦、自身等层面的哲学思考以及多民族共同的审美取向、价值观念和文化基因。通过对明清紫禁城建筑实物遗存的调查与相关文献档案的梳理,从明清紫禁城建筑文化的内涵与价值研究入手,通过把握“显型文化”来探究其背后的“隐型文化”,透过民族的文化事实认识民族的精神特质,深入挖掘明清故宫紫禁城中所呈现出的民族文化融合基因,及其所反应的“中”“和”“大一统”“多元一体”等民族共同体意识,揭示其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文化交流、民族文化融合的机制,为当代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的塑造提供借鉴。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崔玲玲在《元代蒙古宫廷音乐探析》主题发言中指出,元代蒙古族宫廷音乐无论在蒙古族音乐史还是在中国音乐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由于统治者为蒙古族,宫廷音乐不仅使用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对中原及唐宋等宫廷音乐也有继承。从《元史·礼乐志》中看出元代宫廷各种祭祀礼乐具有仪式性、融合性,从其他部分文献和诗文看到元代宫廷音乐的民族性特征。最后得出元代宫廷音乐的仪式性、融合性、民族性特征。
故宫博物院二级研究馆员余辉在《明人<宪宗元宵行乐图>探微——明成化年间的内廷图证》主题发言中讲述了明人《宪宗元宵行乐图》卷的场景,该图展现了成化皇帝朱见深携七子及后妃、太监在宫中欢度元宵节的三场盛况。探索了小皇子与小太监的发式差异,发现诸皇子特别是太子朱祐樘的状况,并揭示了宪宗的生活方式、太监的活动状态以及受雇的社火队在宫中的演艺技巧。
王子林在《漱芳斋与乾隆的治国思想》主题发言中讲到乾隆即位后开始了营建潜邸的工程,头所的改建规模最大,变化也最大,新建有重檐台大戏台,前屋改造为殿成为大戏台的附属建筑,中屋和后罩房改造为前后殿并连为一体成为工字形的一座大殿漱芳斋,在整个潜邸改建中独树一帜。漱芳斋作为乾隆最早改造的宫殿,在漱芳斋前殿中先后陈设了“正谊明道”匾和《赋得正谊明道六韵》诗屏风。本文结合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和清代历史对乾隆的治国思想进行了论证,认为“正谊明道”是乾隆治国正统思想的体现。
展现元明清历史的多重魅力
本次会议秉承第一届研讨会的学术传统,会议由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构成。分组讨论仍分为三个主题:宫廷典制、历史文物、文化艺术。
会场
在宫廷典制组,与会代表围绕元代使臣出访、明代礼制、北京孔庙乐舞、清代宫廷禁卫、赞礼郎、马戛尔尼使团、皇家园林、家具、官房、戏曲等主题展开发言讨论。
在历史文物组,与会代表围绕元代宫廷建筑、冠服制度、明清头饰、明代漆器、清代内务府活计档、匠作、清宫屠苏酒、玉器、明代建筑、造像、关公信仰,清宫陈设等展开发言讨论。
在文化艺术组,与会代表围绕元代古画、明代瓷器、清宫绘画、清宫礼乐、典籍、清宫文化生活等领域展开发言讨论。
会场
会议闭幕式由故宫博物院研究室副主任、研究馆员徐华烽主持,王子林作总结发言。他在总结中提到,本次会议的参会论文50余篇,关于元代宫廷及文物的研究文章较第一届有了大幅的增加,而且颇具深度,同时也注重将元明清三朝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把文物和典制放在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有利于梳理问题,解决学术上的疑难。有关明清宫廷史的研究亦焕发出新的活力,相关文章敷陈据典,考核精研,以小见大,以微见著,以物见史,以物见心,达到了研究之文物求证、文献求证和逻辑求证相结合的境界,为学术研究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可以说第二届元明清宫廷史学术研讨会的学术上了一个台阶,角度更加新颖,研究更加深入,视野更加广阔。提交的论文都是佳文,令人大开眼界,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认识,说明大家的研究领域既广阔又深远,既博大又高明。故宫博物院是建立于元明清三代宫廷建筑及收藏之文物基础上的博物馆,“百年熙皞繁文物,似胜三都及两京”,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以及建于元大内之上的明清紫禁城,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物资源和文化思想遗产,是学术研究取之不尽的源泉。
王子林强调元明清宫廷史学术研讨会是一个纯学术的学术研讨会,以元明清宫廷文物与文化为研究对象,以优质的学术论文为参会标准,通过学术研讨会以打通元明清三个王朝的宫廷史、文物史和文化史,使故宫学术名符其实。故宫研究院通过举办元明清宫廷史学术研讨会的形式,建设一个开放式的学术平台,让大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学术观点,在探讨中激发学术灵感,在碰撞中点燃学术火花,最终引领学术研究方向。同时使元明清宫廷史学术研讨会成为故宫研究院的一个学术品牌。
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