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作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生物,在历史的长河中,被赋予了诸多复杂而丰富的象征意义。在民俗学的视角下,蛇文化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的解读和表达,更是人类情感、信仰和智慧的集中体现。
蛇崇拜
在远古时代,人类与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共存,随时面临各种生物的袭扰,强大的蛇成为了人们敬畏的对象。我国不少历史文献中都描写了蛇的狠毒和对人类的危害,如晋人郭璞《长蛇赞》云:“长蛇百寻,厥鬣如彘。飞群走类,靡不吞噬。极物之恶,尽毒之厉。”唐人元稹《巴蛇》诗云:“巴蛇千种毒,其最鼻褰蛇。掉舌翻红焰,盘身蹙白花。喷人竖毛发,饮浪沸泥沙。欲学叔敖瘗,其如多似麻。”
对于恐惧的事物,人类通常采取的态度和做法有两个:厌恶驱避或者崇拜讨好,于蛇亦然。我国有不少与蛇相关的词语,最能反映人对蛇的厌恶态度。比如,“牛鬼蛇神”“蛇口蜂针”“贪蛇忘尾”“蛇盘鬼附”比喻相互勾结;“蛇心佛口”等等,这些词语的含义都带有贬义。在与蛇有关的词语中,大约只有“攀龙附凤”、紧随“龙”后与其共同组成词语时,才具有了一些褒义,比如“笔走龙蛇”“大泽龙蛇”“龙蛇飞动”等,只是这样的词并不多见。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民间也多有将蛇视为不祥之物,认为见蛇不吉是厌恶驱避的另一种表现,民间素有“见到蛇脱皮,不死脱层皮”的说法。
对蛇的崇拜讨好,主要表现在对蛇的祭祀方面。我国古代蛇王庙很多,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中记载:“显灵庙在安陵东北,旧有蛇王祠。”苏州城东娄门从前也有蛇王庙,农历四月十二为蛇王生日,届时善男信女们齐聚庙中,进香求符,贴于户牖以避蛇害,渔民和捕蛙者供奉蛇王最为虔诚。
古籍中有大量关于蛇图腾崇拜的记载,如传说中的盘古被描述为“龙首蛇身”,伏羲被描述为“人首蛇身”,女娲则是“蛇身人面”的形象。这些神话传说体现了古人对蛇的崇拜和对生命起源的思考。
蛇民俗
在民俗活动中,蛇的形象也频繁出现,各种与蛇相关的节日和习俗丰富多彩。
蛇要生存,人要生活,当蛇与人共处同一方水土,并以人或家畜为食,其生存危害到人的生活时,冲突便不可避免。尽管蛇凶猛恶煞,人怕它惧它,但人又绝不会一味屈从,坐以待毙,他们总是愤然而起,与蛇展开殊死搏斗,以赢得生活的权利。但人与蛇斗,往往要付出很大代价,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正是在与蛇反复的斗争中,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观察蛇、认识蛇、了解蛇、辨析蛇,发现它的弱点,不断积累诸如“打蛇打七寸”这样的经验,从而在与蛇共生的恶劣环境中获得更大的生存优势。
蛇种类多样,与人类的关系也颇不相同。在民俗生活中,蛇不仅被敬畏和斗争,也被利用。蛇肉可食,胆可入药,蛇本身还可以成为人的玩具或助手。国人食用蛇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山海经》提到过黑齿国,国人黑齿,“食稻啖蛇”,又提到朱卷之国“有黑蛇,青首,食象”,“又有黑人,虎首鸟足,两手持蛇,方啖之”。食蛇之俗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南方,汉代成书的《淮南子》就提到:“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中国(指中原一带) 得而弃之无用。”宋人范成大《桂海虫鱼志》中有人们如何利用蚺蛇喜花的特性成功捕捉它并以之为食的记载。谈起入药,蛇胆的利用率比蛇肉更高。蛇胆的药用价值很早就被发现了,唐代普安州已有专门的养蛇户提供优质蛇胆。采蛇胆通常在最宜合药的端午节进行,这已成为重要的民俗事象。
蛇对人的生活生产也有所帮助。比如老鼠糟蹋粮食、传播疾病,对人类危害很大,蛇以鼠为食,就有益民生。在江苏宜兴,每逢重大节日,比如元宵节、二月二、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除夕等,当地人都不忘祭祀蛇,称为“请蛮家”或“斋蛮家”。这倒不是因为惧怕,而是出于感恩。按《宜兴县志》载:“旧有白蛇衔茶种来种之,得佳茗,尤为珍品。”宜兴种茶历史悠久,茶叶品质上乘,唐朝时还成为贡品,在宜兴人心中这与蛇是密切相关的。
蛇传说故事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蛇作为客观现实的一部分,总是在多种文学作品中被书写和言说。
蛇出现于诗歌中以《诗经》为早,《小雅·斯干》有诗句曰“维虺维蛇,女子之祥”,将梦中出现虺蛇视为生女的预兆。屈原也曾发出过“雄虺九首,倏忽焉在”“一蛇吞象,厥大何如”的天问。蛇还出现在小说中,《西游记》第67回即有唐僧师徒大战蛇妖的情节。《聊斋志异·蛇人》更是一篇关于人蛇关系、蛇蛇关系的精彩小说,写活了蛇的情深意长。民间故事中也不乏蛇的身影,人蛇婚是蛇故事中的一个重要类型。《白蛇传》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之一,讲述了白素贞和许仙的爱情故事。《白蛇传》的故事经历了长期的流传和演变,白蛇的形象也从最初的害人妖精转变为能引起人们同情的美貌女子。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创作智慧,也反映了人们对蛇的复杂情感和态度。
总之,蛇文化在民俗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民俗学视角下,蛇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人类情感和智慧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蛇文化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