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打造“世界级大遗址走廊”的理论源流与逻辑演进

2024-11-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度重视,多次前往文化遗产积淀丰厚的省份考察调研,并就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了切实“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快速发展,河南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指示,提出了构建“世界级大遗址走廊”的设想。目前“一核两极多点”的“世界级大遗址走廊”已初步成形:“一核”即环嵩山大遗址公园群,囊括二里头、偃师商城、汉魏洛阳故城、隋唐洛阳城、郑州商城、郑韩故城、北宋帝陵和东京城等大遗址;“两极”则为走廊两端的三门峡仰韶文化核心区与安阳殷商文化核心区;多点则覆盖了遗址走廊内的巩义双槐树、登封王城岗、新密的古城寨与新砦等重要遗址点。 
  从字面意义上看,“世界级大遗址走廊”由“世界级”、“大遗址”和“走廊”三个名词组成。“世界级”代表着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一方面源自其所拥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可,另一方面源于其在世界范围内都少见的巨大规模,同时代表了该领域的最高水准。“大遗址”点明了其构成主体,是反映中国古代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特点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及文化景观。“走廊”则具有特殊的空间含义,划定了其应是在一定区域内呈带状分布的空间范围。结合以上概念与遗址走廊的实际建设情况,可将“世界级大遗址走廊”定义为“由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安阳沿线的大遗址本体及周边环境组成,依托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遗址博物馆等核心展示载体,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文明起源演变的悠久历史与黄河文化博大精深的璀璨成就的广袤的公共文化空间”。 
  “世界级大遗址走廊”的理论源流 
  “世界级大遗址走廊”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性项目,旨在通过整合和提升一系列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大遗址,形成一条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极高影响力和认可度的文化遗产走廊。当下学界对于该方面的研究较少,相关理论框架也不甚清晰。与此相近的有三条理论路线,分别是美国在1980年代提出的“遗产廊道”、欧洲在1990年代初提出的“文化线路”以及21世纪我国学者提出的“线性文化遗产”。三者产生于不同的时空、环境与语境,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遗产廊道”源于美国对自身文化资源所采取的一种大范围保护利用措施,是绿色通道理念与遗产保护区域化结合的产物,其被定义为“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的改善”,聚焦较大规模的线性文化景观,对其提出区域化的遗产保护理念与战略性的开发举措。具体到实践层面,遗产廊道主要由较大范围的河流、湖泊、山脉等自然资源和运河、铁路、道路等文化资源组成,注重提升景观环境质量、推动遗产整体价值认知、关注落后社区与少数族裔、实现文化旅游与公共教育促进地方发展等功能。 
  “文化线路”最早可追溯至1993年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种不同于以往任何类型的文化遗产形态立刻引起了相关保护机构的重视,在之后的十余年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此展开了深入探讨。2008年通过了《关于文化线路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宪章》并给出了相关定义,明确了“文化线路”是一种陆路、水路等组成的具有物理界限的线路,涵盖了跨国或跨区域间的多重交流和多维度对话所产生的物质有形要素与非物质要素,其形成于并反映了人类互动和文化交流的长期历史过程,所组成的整体价值超越了构成要素的价值之和。具体来看,其侧重于对欧洲多样文化交流与对话具有象征意义的主题、历史和文化的挖掘,通过主题化的旅游线路和文化项目加强集体记忆、促进文化认同,保护多种类型遗产的同时发展旅游经济。 
  受美国“遗产廊道”与欧洲“文化线路”的影响,结合世界遗产中文化景观类型的相关理论,我国也展开了针对“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呈线状分布的文化遗产的深入研究,据此提出了“线性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线性文化遗产”是指一组独特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往往由人类的某一个特定目的而形成的线形或带状区域,使得一些原本没有直接联系的城镇或村庄串联起来,真实呈现了人类在其历史中的移动轨迹,以及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交流和互动,并赋予作为重要文化遗产载体的人文意义和文化内涵。鉴于线性文化遗产囊括内容众多,代表了中华文明所取得的诸多灿烂成就,因此其在确立文化遗产线路走向与空间结构的基础上,注重彰显国家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象征意义,体现遗产拥有的多元文化价值与复合展示功能,强调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相互促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者都是针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展开保护,强调以文化遗产资源促进旅游消费,最终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遗产廊道”的文化景观明显涉及自然要素更多。“文化线路”与“线性文化遗产”往往由某种单一主题的文化遗产组成。前者侧重不同区域(国家)间文化的交流与对话,将加速一体化认同和强化集体记忆作为首要任务;后者则注重同一类型文化的历史演变,通过彰显民族精神与树立国家文化象征作为自身的终极表达。 
  河南打造“世界级大遗址走廊”的实践 
  回顾河南对于“世界级大遗址走廊”的具体设想,可以明确其地理范围涵盖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和安阳的行政区划;构成主体是五地所拥有的大遗址本体及其周边环境;核心展示载体为依托以上大遗址所建设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及遗址博物馆。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挖掘文旅消费潜力”是当下建设“世界级大遗址走廊”的三大首要任务,其核心是打造出中华文明与黄河文化连绵不断的探源地、实证地和体验地。 
  这就意味着“世界级大遗址走廊”既要服务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也要充分展示好考古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从而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提供牢不可破的物质实证,更要将大遗址所具有的深刻历史文化价值阐释转化为让广大公众喜闻乐见、流连忘返的文化体验。我们可以发现,“世界级大遗址走廊”非常强调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同时兼顾地方的经济效益。以上考量明显深受“遗产廊道”空间概念的启发,并被“文化线路”与“线性文化遗产”的国家象征与政治诉求深刻影响,进而统合主题并延伸至不同遗产要素加以串联,最终以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绵长与黄河文化的丰富多彩作为自身的终极目标。 
  从更深层的角度看,“世界级大遗址走廊”暗含了三个逻辑维度的关系,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遗产廊道”等三种学说相关理论的影响。一是世界维度的政治逻辑,即在全球化语境下通过这一世界性的中国古代大遗址走廊来保持自身文明独特性,推动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交流与差异性存续,这明显带有“文化线路”强调多种文化交流对话的属性特征;二是国家维度的文化逻辑,即通过众多古代遗迹坚定自身文化自信,提升我们的国家认同感与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其与“线性文化遗产”所突出的“国家认同、统一与国家象征”紧密相连;三是社会维度的管理逻辑,即将走廊视为自由进入的广袤公共文化空间,在为公众提供一处精神与物理双重休憩空间的同时,激活沿线区域发展,该层逻辑与“遗产廊道”的区域化遗产保护理念和战略性开发举措不谋而合。 
  通过梳理“世界级大遗址走廊”具体设想与内在逻辑,可发现其理论源流与“遗产廊道”“文化线路”“线性文化遗产”关联紧密,可以说这三种学说为“世界级大遗址走廊”的三层逻辑协同演进提供了理论支撑,共同构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大遗址保护模式。这恰恰与“世界级”所强调的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影响力,“大遗址”所提供的中华民族自信心,以及“走廊”所带来的文旅融合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天然契合。 
  【本文系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专项项目“河南大遗址保护利用概要研究”(2022XWH224)、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基本科研费项目“河南利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打造世界级大遗址走廊研究”(24E01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齐泽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