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加帝国时期农业发展

2025-01-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约公元前3.5万年前,印第安人的祖先跨越白令海峡,首次踏上美洲大陆。起初,他们以渔猎为生,后逐渐在美洲各地建立起经济社会组织完善程度不一、文化宗教发展水平各异的部落联盟。其中,美洲三大古文明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发展程度最高且最具代表性。作为印加文明的主要载体,印加帝国是前西班牙时期安第斯地区最后一个政权,也是最强盛、规模最大的一个。它起源于12世纪秘鲁南部高原的库斯科盆地,从13世纪开始征服和吞并周边文化体,正式建立于1438年,自1532年开始走向衰落,于1572年灭亡,领土从安第斯山东麓扩展至太平洋,北至今厄瓜多尔,南至今智利和今阿根廷。印加帝国是安第斯农业文明发展的顶峰。在西班牙征服前夕,印加帝国人口达1600万,此后的体系都没能在不破坏自然资源的情况下养活如此多的人口。

  面临诸多天然障碍

  印加帝国位于南美洲西侧,在农业发展上存在诸多天然障碍。帝国疆域内的地形和气候复杂多变,为农业发展带来极大挑战。

  帝国国土狭长,鼎盛时期的海岸线南北长4800公里,东西宽度仅320公里。西部濒临太平洋,与海洋相连的是一片沙漠,安第斯山贯穿沿海沙漠,山脉以东则是亚马逊雨林,形成了包含屋脊山脉、戈壁荒漠、热带雨林和沙滩海岸的复杂地貌,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土地稀少。

  安第斯山作为印加文明的发源地,由东科迪勒拉山、西科迪勒拉山和中科迪勒拉山组成,平均海拔3900米。山脉陡峭崎岖,多由岩石构成,其间分布着高耸的平原和幽深的谷地。安第斯山区多为干旱半干旱地带,风力强劲,每年农作物生长季节短,冬季漫长,农业开发的先天条件不利。

  安第斯山两侧分别是亚马逊雨林和沿海沙漠。东侧雨林降雨量大、湿度高、植被茂密,虽拥有古柯、黄金及珍稀鸟类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土地和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西侧沿海沙漠降雨稀少,多数地方年均降雨量不及100毫米,部分甚至低于25毫米,土地贫瘠,开展农业活动难度大。沙漠西侧的太平洋湿度过高,也不利于农业生产,不过沿海部分地区和岛屿依靠海洋资源维持了一定人口。

  克服农业发展障碍

  印加人之所以能够在贫瘠有限的土地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原因如下。

  前印加文明的奠基作用。在印加帝国建立前,安第斯原住民文明已历经至少13000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农耕知识和技术。约公元前10000年,太平洋沿岸部分地区开始种植南瓜;公元前6000—前1500年,安第斯山居民培育出玉米、花生、薯类、豆类、棉花等作物,并驯化了羊驼和骆马;公元前900年,梯田出现于的的喀喀湖畔的人类定居点附近;公元前250年左右,具有挡土墙的短截阶梯式梯田开始出现;公元100—500年,梯田得到广泛应用,北部沿海的莫切人还建造了复杂灌溉系统;公元600—1100年,梯田网络不断完善,迪亚瓦纳科文明开辟了台田系统,西坎文化发展出先进的灌溉技术。

  印加人合理利用资源的理念。印加人信仰多神教、秉持万物有灵理念,他们视土地、山峰等自然景观为强大而充满母性的存在,对自然资源充满敬畏。在农业生产中,他们深知土壤肥力的重要性,不仅规定定期休耕,还使用湖泊沉积物、藻类和鸟粪混合施肥。在动物资源利用上,帝国虽每年进行一次捕猎,但特别注意不伤害动物。他们利用羊驼、美洲驼作为驮畜,也用于生产羊毛和肉类,但从不彻底剪毛以免羊驼冻死,且剪毛后将其放生。对鸟类更是严格保护,繁殖期严禁人员上岛,任何时候都不准捕杀海鸟,违者均以死罪论处。

  帝国的高度专制保证了农业生产活动的有序推进。帝国采用金字塔式权力结构,印加王是最高统治者,下设苏尤里克掌管四大行政区,权力高度集中。帝国是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唯一所有者,这有利于资源的综合管理。帝国法度颇为严格,不仅规定了土地的分配和耕种方式、灌溉用水的分配方式,还对错过灌溉时间、违规播种或收割、不结婚等任何被视为反社会的行为进行惩罚。在严格的法律和官员严密监督下,即使老幼也需要尽力劳作。这种专制体制为克服安第斯山自然环境的生态限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印加人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打造出一个举世闻名的农业大国,其农业发展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采用修筑梯田和台田、下沉耕地、排干沼泽等技术,大幅拓展耕地面积。印加人在土质优良的山坡上建梯田,遇到有乱石的地方,他们会先清除乱石,再从别处运土造田,务使地尽其用。阶梯式的梯田不仅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还使山地变耕地。印加人在高海拔地区通过抬升耕地,利用垄间灌水调节温度,有效地保护作物免受寒冷侵袭。在沿海沙漠地带,印加人向下挖掘,找到潮湿土壤种植玉米。印加王推动的沼泽地排水工程也增加了农田面积。

  灌溉水渠与梯田配合默契,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印加人依地形、土壤和作物需求规划灌溉渠道的走向和布局。面对山间、山谷和海岸等不同地形,通过建坝、挖渠、引水等方式利用水资源。他们偶尔会改变河流走向,以优化水流并防止水侵蚀河谷中的平地。秋季无雨时,他们还开河修渠灌溉牧场,以确保牧场的水源供应。水渠联结起所有的梯田,灌溉水流经梯田的分层排水系统,既满足了作物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又避免了梯田的内涝。水渠沿着梯田流经山间深深的沟壑,一直延伸至太平洋海岸的荒原,使荒原变得繁荣富饶。

  因地制宜开展农业生产,保障了食物的多样化供应。印加人依照不同气候、地理条件开展农业活动,实现了不同生态层的农业生产和粮食多样化供应。据统计,在西班牙人于16世纪抵达南美洲时,当地人已经人工栽培了60多种本土植物,驯养了大羊驼、羊驼、豚鼠和番鸭四种本土动物。在海拔2800—3300米的地方,他们种植玉米、棉花和豆类等温带作物。海拔3300—3800米是马铃薯区,印加人种植了200多种不同的马铃薯。在海拔3800—4500米的高海拔地区,除从事畜牧业外,还种植耐寒的藜麦。印加人充分利用高原温差大的特点,将薯类作物及野生、驯化的动物肉进行冻干处理并储存在大型石制仓库中。即使在亚马逊热带雨林地区,印加人也因地制宜种植古柯、木薯、白薯、鳄梨、番石榴和凤梨等蔬菜水果。印加人充分发挥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地的生产潜力,培育出多样化的作物品种,保证了食物的可持续稳定供应。

  殖民统治导致印加农业萎缩

  西班牙人的入侵及其后的殖民统治给印加帝国造成了毁灭性打击,印加传统农业范围急剧萎缩,印加农业知识传承及保护的必要性凸显。

  1532年,弗朗西斯科·皮萨罗率军入侵安第斯地区,印加农业生产体系遭受严重破坏。西班牙人强占肥沃土地,土著居民被迫迁至低产区域,与原有生态区隔离,梯田、台田等设施被废弃,甚至毁坏。同时,他们引入旧大陆已经驯化的牛、马等动物及苜蓿、小麦、大麦、葡萄等作物,砍伐树木以获得柴火,捕杀羊驼仅为获得羊驼毛,安第斯地区的生物多样性锐减。他们带来的耕犁也不适应山区地理条件,引发严重土壤侵蚀。此外,饥荒与流感、天花等传染病肆虐,土著人口大量死亡,仅安第斯山脉中部人口在1520—1570年间就锐减三分之二以上。此后,西班牙人在原农业区建立商业大庄园制,奴役印第安人开采金银矿,这正是长期困扰拉美的单一经济结构痼疾的源头。

  印加传统农业并未完全消失。至今,安第斯部分农民仍保持传统生产方式及和谐的人地关系,梯田仍是秘鲁和玻利维亚土著民族的重要耕地类型。2005年,秘鲁安第斯高原农业系统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一步凸显了印加农业蕴含的智慧。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周学军(报纸)赛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