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朱羿 班晓悦)8月21-23日,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吐鲁番市人民政府主办,吐鲁番市文物局、吐鲁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吐鲁番学研究院、吐鲁番市文博院(博物馆)、新疆师范大学黄文弼中心承办的第六届吐鲁番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疆吐鲁番市举行。
开幕式 主办方供图
国家文物局原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吐鲁番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重镇,几千来的商贸交往、文明交流、文化交融,在这里沉淀下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也产生了一门国家“冷门绝学”——吐鲁番学。为发扬光大吐鲁番学事业,多年来,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吐鲁番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基础设施建设、壁画保护修复、考古发掘、文物本体保护修缮等方面给予悉心指导和有力支持。希望吐鲁番能够以分布广泛而又类型丰富的文物资源,诠释内容丰富、气韵生动的中国精神,为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深厚滋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勇东在致辞中提出,在中国漫长的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吐鲁番占据着独特的位置,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沉淀,是东西方文明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释了以“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核心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本届研讨会就是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召开的,目的是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不断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
吐鲁番市委书记马学良代表吐鲁番市委、市人民政府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国内外专家学者、嘉宾表示了诚挚的欢迎。他强调,吐鲁番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曾是古丝绸之路枢纽重镇,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交融交汇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彩一枝、绚烂一脉,是讲好中国新疆故事的生动素材,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上百年来,在黄文弼、季羡林等前辈先贤呕心沥血的努力下,经过世界各国诸多领域学者的探索研究,吐鲁番学已经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国际显学”。希望在各位专家学者的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下,让吐鲁番学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枝散叶、发扬光大,更好地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荣新江在致辞中表示,吐鲁番是一个文物聚宝盆,不断有新的文物在石窟寺、城镇遗址墓葬中出土,如吐峪沟石窟和西旁景教寺院遗址,近年来都有发现大量的文物,特别是纸质文书,新的发现必然带来新的学问,吐鲁番学必将蒸蒸日上,取得更加辉煌的业绩。
开幕式上,举行了《黄文弼所获西域文书》首发式以及《吐鲁番考古第一人——纪念黄文弼诞辰130周年特展》和《考古扬自信 火洲显华章——吐鲁番近年来文物考古新发现特展》开展仪式。
嘉宾参观展厅 主办方供图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分为历史考古组、出土文献组和语言、宗教与艺术组,围绕“新时代吐鲁番学传承与发展”的会议主题,就“吐鲁番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中的地位与贡献”“吐鲁番出土历史、宗教、语言文字资料所体现的中华文明元素”“中华文化视野下的吐鲁番与多元融汇的丝路文明”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并在8月23日对西旁景教寺院遗址、吐峪沟石窟两处吐鲁番最新考古遗址进行实地考察。
吐峪沟石窟 主办方供图
吐峪沟石窟 主办方供图
合影 主办方供图
本届研讨会研究成果丰硕,为新时代吐鲁番学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充分彰显了吐鲁番学研究取得的新成就和新风采,有利于更好地揭示吐鲁番文物背后蕴藏的深刻历史文化内涵,有利于持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研究,有利于坚持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文化润疆工程,持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作出了切实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