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钟义见)7月22日,由中国史学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通化师范学院承办的“2023年中国史学会单位会员负责人联席会议”在长春召开。
会议现场。本网记者 钟义见/摄
中国史学会会长、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李捷研究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王建朗研究员,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戴建兵教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张帆教授,中国史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以林研究员以及来自全国各省的史学会会长、副会长、会员等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徐海阳教授,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东北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韩东育教授出席会议。会议开幕式由戴建兵主持。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徐海阳教授致辞。本网记者 钟义见/摄
徐海阳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与中国史学会同年诞生,历史学科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涌现出林志纯、朱寰、郭守田、陈连庆、李洵、丁则民、徐喜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史学家及史学人才。近年来,东师历史以服务国家文化与外交战略需要为目标,在全国首倡“学术戍边”,致力于突破“学术岛链”,不断推进高水平智库建设,在世界史和中国史等学科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未来,学校将充分发挥一流建设学科引领辐射作用,进一步凝练学科优势特色,为促进历史科学的高质量发展、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贡献更多史学智慧和力量。
中国史学会会长、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李捷研究员致辞。本网记者 钟义见/摄
李捷对东北师范大学精心筹办此次会议表示衷心感谢,并从社会责任、学术活动和组织建设三个方面做了工作报告。他指出,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促进魂脉与根脉的紧密结合是中国史学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全体单位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学会举办了“全国史学界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座谈会”,召开了中国近代史全国青年高峰论坛,成立了中国史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参加了第23届国际历史学科大会,积极推动中国历史学“三大体系”建设。面向未来,学会将围绕人才布局搭建平台,开展中国古代史青年学者论坛、全国青年史学工作者会议、人文数字论坛等学术活动,持续做好《中国历史学年鉴》编纂工作,加强与中国历史研究院合作,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应有贡献。
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戴建兵教授主持开幕式。本网记者 钟义见/摄
边疆史分会负责人邢广程研究员发言。本网记者 钟义见/摄
西北地区代表、陕西省史学会负责人李秉忠教授发言。本网记者 钟义见/摄
华北地区代表、天津市史学会负责人王先明教授发言。本网记者 钟义见/摄
华东地区代表、上海市史学会负责人章清教授发言。本网记者 钟义见/摄
华中地区代表、河南省史学会负责人张宝明教授发言。本网记者 钟义见/摄
中国史学会会员单位在会上作交流发言。边疆史分会负责人邢广程研究员,西北地区代表、陕西省史学会负责人李秉忠教授,华北地区代表、天津市史学会负责人王先明教授,华东地区代表、上海市史学会负责人章清教授,华中地区代表、河南省史学会负责人张宝明教授,东北地区代表、吉林省史学会负责人韩东育教授,西南地区代表、云南省史学会负责人罗群教授,华南地区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史学会负责人唐凌教授,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负责人金以林研究员等从学术研究与现实建设等维度,对各地历史学会工作进行交流发言。
专家学者合影。本网记者 钟义见/摄
与会学者和专家围绕中国历史学“三大体系”建设进行了研讨,就相关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与经验,取得了广泛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