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古发现看燕国对东北的影响

2024-04-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燕国是周代北方地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地理位置特殊,位于中原地区、东北地区和北方草原的交汇处。自西周以来,燕国以不同形式持续开疆拓土,战国中期在东北设立辽西郡、辽东郡,实现了中原政权对东北地区的政治管辖。公元前222年,燕被秦所灭。尽管燕国在东北设郡治进行政治管辖的时间较短,然而燕国开启的对东北地区的渐进式文化传播、驻屯军事管辖、农业技术革新、金属货币流通,深刻影响了东北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

  渐进式文化传播

  从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看,以燕北长城的修建为界,燕文化在东北地区的传播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两周之际至战国早期,燕文化北渐至辽西地区;战国中晚期,随着燕北长城的修建,燕文化以辽西地区为中心,向辽东地区推进。

  两周之际,燕文化已经影响到辽西地区西北部,在宁城南山根、敖汉旗周家地、建平炮手营子等地墓葬中零星出现燕文化因素,包括青铜容器、兵器、车马器等。春秋中期至战国早期,辽西地区的宁城小黑石沟、建昌东大杖子、喀左南洞沟、喀喇沁旗西桥镇、喀左眉眼沟、袁台子等地墓葬中发现燕文化因素或融合文化因素的器物,包括青铜容器、兵器、车马器、乐器、带钩、陶器等。燕式墓和融合式墓首次出现在辽西地区。墓向出现有北向的墓葬和燕式墓的葬具。

  战国中晚期,以燕文化为代表的中原文化因素持续增多,分布地点以辽西地区为中心扩展至辽东地区,燕文化墓葬遍布于东北南部地区。如辽西地区的赤峰六道街、朝阳袁台子、建昌东大杖子、凌源五道河子、敖汉旗铁匠沟、锦西乌金塘等地,辽东地区的长海徐家沟、后牧城驿等地。燕文化因素或融合文化因素器物包括青铜容器、兵器、车马器、乐器、带钩、陶器、铁器等。相较而言,规模越大、随葬品越丰富的墓葬包含的燕文化因素越多,一方面反映出社会上层获取燕式器物的机会更多,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上层对燕式器物的接纳程度更高。

  在燕式墓和融合式墓数量增多的同时,墓葬等级也由高等级扩展至等级较低的墓葬,说明接纳燕式器物的社会阶层下移至平民,反映出燕文化影响渐趋深入。从分布上看,在燕国统治据点附近,燕式墓和融合式墓数量上占据明显优势,以政治军事据点为中心向外辐射,是战国中晚期燕文化在东北地区传播的主要形式。从随葬品文化因素构成上看,燕式墓葬中包含有本土文化因素的陶器组合,本土墓葬中包含有燕文化因素器物,融合式墓葬相对于本土式墓葬含有更多燕文化因素,是燕文化因素与本土文化因素互相融合的集中表现。

  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西周至战国时期,东北南部地区先后出现了数支本土族群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如夏家店上层文化、凌河类型、井沟子类型、郑家洼子遗存、双房类型等。这些先后出现的本土文化可能与文献记载的山戎、东胡、秽貊等族群有关。燕文化向东北地区旷日持久的渐进式文化传播,以先北渐后东传的态势完成了从辽西地区向辽东地区的扩张,传播的器类由铜器增至陶器再增至铁器,波及的社会阶层由上层贵族扩展至下层民众。燕文化向东北地区的渐进式传播,推动了东北南部地区华夏化的历史进程,奠定了东北地区以华夏族系、肃慎族系、东胡族系、秽貊族系四大族系并存的多元一体历史格局。

  驻屯军事管辖

  战国中晚期,燕国主动出击东北南部地区的本土族群,不仅维护了燕国北疆的安全,也拓展了新的疆域。燕国在新拓展的土地上,修筑军事设施,建立以长城为主体的防御体系,在燕长城附近设有军事城堡等较大型军事据点,在燕长城上修筑烽燧、墩台等小型军事据点,在军事要地设立关隘以加强防卫。燕国在东北地区开创的以长城为主体,以障塞、边城、烽燧、墩台、关隘等相配置的防御体系,设置边防据点并迁移人口的举措,构成了燕国经营东北边域、戍守长城边塞的基本模式,这种防御模式影响了秦汉王朝在东北南部地区的治理策略。

  由《战国策》《史记》《汉书》等文献可知,燕国在东北南部地区设立了右北平郡、辽东郡、辽西郡,三郡长官为郡守,由武官充任,是具有军事职能的地方行政机构。燕昭王在军事征伐东北南部地区后,对于败走的东胡、秽貊等族群并不放心,遂设郡驻守,以防其侵。燕国在东北南部地区设郡置官,进一步加强地方行政管理,有利于边疆政局的稳定。

  从东北南部地区目前发现的燕国城址的地理位置、平面布局和出土遗存面貌上看,燕国在东北南部地区设立的城址具有较为明显的军事管辖与屯戍性质。燕国城址多分布在燕长城附近,性质多为巩固边境、屯戍的障塞或边城。燕国在东北南部地区的设郡筑城,有力地保证了燕国在东北南部地区的管辖,使东北南部地区直接纳入中原王朝的管辖之下,开创了东北南部地区政治管辖新局面,奠定了秦汉政治管辖制度的基础。

  农业技术革新

  从东北南部地区目前发现的早期铁器情况看,器类以农具为主,铁农具数量远超手工工具。铁农具中的铁、铁镰、铁锄、铁铲数量较多,出现频率较高,反映出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和普及。东北南部地区发现的铁制生产工具,形态与燕国中心区生产的铁器基本一致。鉴于目前在东北南部地区尚未发现大规模冶铁和铁器制作作坊遗址,推测东北南部地区所见铁制生产工具应是燕国中心区冶铁作坊的产品,并非本地生产。

  战国中晚期,燕国把中原地区的铁制生产工具引入东北南部地区,随着以燕人为代表的中原人群的到来,东北南部地区开始逐步融入中原农业发展体系之中。在铁农具的推广使用方面,东北南部地区多个遗址集中发现有燕国铁农具,并且遗址中出土的铁农具有组合现象,反映出相互配合使用的铁农具在农业生产领域已经逐步替代了东北地区自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农业生产中长期以来使用的木、石、骨、蚌器。

  与此同时,燕国在东北南部地区发展水利灌溉事业,通过凿井的方法取水,推行中原地区的耕作方法,如牛耕、垄作法、施肥法等。燕国促进了东北南部地区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在铁农具的使用、水利灌溉以及耕作方法上,为东北南部地区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金属货币流通

  东北南部地区在战国早期就发现有燕国刀币,战国中晚期各种类型的燕国货币大量发现于东北南部地区,汉代遗址中仍见有燕国的圜钱。

  燕国货币在东北南部地区的流通特点如下。第一,钱币类型多样,构成复杂。各类型燕国货币大多混合在一起出土,同时还发现有赵国、中山国等国货币,部分刀币可能系当地族群仿铸。第二,流通地域和时间差异明显。东北南部地区所见燕国货币有刀币、布币、圜钱三种。刀币最早流通至东北地区,也是行用时间最长、使用区域最广的货币。圜钱虽然发行时间晚,但影响较大,对后世商品经济流通产生了影响,辽东地区是主要行用圜钱的区域。一般认为,燕国布币的发行时间晚于刀币,系战国中期前后受赵国布币的影响仿铸而成,东北地区发现的布币主要分布在燕长城沿线。总体上看,布币在东北地区的流通时间较短,行用区域要小于刀币和圜钱。第三,货币形制和重量不稳定。燕国货币流通机制和结构并不稳定,先后铸行多种货币,受战争和经济影响,出现货币减重、以铅铸钱的现象。东北南部地区的燕国货币同样出现形制和重量不稳定的情况,如大连瓦房店和凤鸣岛战国晚期钱币窖藏中发现剪切刀币和布币做的圜钱,布币经过反复裁剪重新制成圜钱。

  燕国金属货币在东北地区的出现和流通,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贸易交往的方式,以金属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经济交往开始登上东北地区的历史舞台,东北南部地区自此纳入中原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之中。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