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龙与中华龙

2024-01-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微信公众号

分享
链接已复制
  2023年12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致首届“良渚论坛”贺信中指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既强调了良渚文明发现的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索良渚文明指明了方向。
  迄今为止,系列考古发现所揭示的良渚文明最为重要的证据,有以莫角山宫殿宗庙区为中心的良渚城址,有反山与瑶山陵墓,有池中寺稻谷存储区约10万公斤炭化稻谷所体现的粮食储备,有良渚城址外围西北部的大型水利工程系统,有以玉琮、玉璧为代表的成套玉礼器使用和复杂纹饰图案所体现的发达的手工业技术、复杂的行为仪式乃至礼仪制度和丰富的意识观念。这些都是充分展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主要特征的实证资料。
  其中,良渚龙及其与中华龙的关系,也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及其特征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深入探索。目前,良渚遗址中所发现的龙,有玉雕龙作品和陶器上施刻的龙图案,数量较多,是展现良渚文明精神文化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
  玉雕龙作品主要有龙首玉镯、龙首玉珠、龙首玉璜、龙首玉牌饰等。如余杭瑶山M1号墓出土的龙首玉镯(标本号M1﹕30),外直径8.2厘米,内直径6.1厘米,厚2.65厘米,在玉镯圆弧外表上有等距离分布的4个凸出的弧面,其上分别雕刻方向相同、形态相同的龙首。龙首的特征为:有启唇露齿的扁宽嘴,在上嘴唇两侧有圆形凸起的鼻孔,有一对大而圆凸的眼球和眼球外围的圆形眼圈,在双眼之上有阴刻的短角(耳),在眼、鼻之间施刻双线菱形图案,菱形图案中心施刻小椭圆(图1)。
  又如余杭官井头M47号墓出土的龙首玉珠(标本号M47﹕9),器形很小,直径1.4厘米,孔径0.4厘米,厚0.6厘米,在玉珠外表一侧面上雕出龙首。龙首的特征为:长吻微凸,大半圆眼泡微鼓,眼泡上施刻内外双圈眼纹,双角呈三角状凸出(图2)。再如瑶山M11号墓出土的龙首玉璜(标本号M11﹕94),长8厘米,高2.9厘米,在玉璜的弧面上雕出等距离分布、方向相同的4个凸出的龙首,龙首的形态与瑶山M1﹕30龙首玉镯的基本相同(图3)。再如反山M22号墓出土的龙首玉圆牌饰(标本号M22﹕26—1),外直径5.2—5.4厘米,内直径1.55厘米,最厚处0.78厘米,在玉圆牌饰的一侧雕有方向相同的两个龙首,龙首的形态与瑶山M1﹕30龙首玉镯的接近(图4)。
  在陶器上施刻龙图案,目前已发现多例,有的仅存龙首局部,有的仅存龙尾局部,有的仅存龙身躯局部,完整的目前只发现两例。一例是海盐龙潭港M12号墓出土的宽把陶杯(标本号M12﹕32),在宽把陶杯腹部一周施刻上下并列的两条龙图案。这件宽把陶杯形体较大,口部长径14厘米,连盖高14.7厘米。腹部的龙图案,头部特征突出,尖牙利齿,双目圆睁。构图手法是把立体位置的双目与牙齿夸张地展示于同一平面,身体由简洁的线条和相间布列的小圆孔构成,围绕宽把陶杯腹部一周。龙尾部与头部相对,呈向上弯曲的半圆形,尾末端尖细(图5)。另一例是余杭良渚遗址群内葡萄畈遗址出土的陶盉,在陶盉的腹部施刻一条龙图案。龙身躯特征弱化,突出表现尖牙利齿、双目圆睁的龙头特征和细尖内卷的龙尾特征(图6),且与龙潭港M12﹕32宽把陶杯腹部龙图案的首部和尾部特征基本相同,而龙首特征更为醒目。此外,1936年施昕更在良渚遗址群发现的一例施刻在陶片上的龙图案,缺失龙头,龙身躯和尾部大致完整,龙身躯呈盘卷状,是为蟠龙(图7)。
  依据目前对良渚文化的分期研究,上述玉雕龙作品属良渚文化早、中期,陶器上施刻的龙图案属良渚文化晚期。这个现象表明,陶器上施刻的龙图案可能是玉雕龙作品龙形象的进一步发展。而依据目前的发现,良渚文化早期的玉雕龙作品可追溯至崧泽文化晚期。
  目前发现的崧泽文化晚期玉雕龙作品有5件,分别为1990年在海宁迖泽庙M10号墓出土的龙首玉饰(标本号M10﹕4)、1996年在桐乡普安桥M8号墓出土的龙首玉饰(标本号M8﹕28)和普安桥M17号墓出土的龙首玉珠(标本号M17﹕2)、2004年在海盐仙坛庙M51号墓出土的龙首玉珠(标本号M51﹕2)、2018年在常州青城墩M71号墓出土的龙首玉珠。这5件玉雕龙作品以普安桥M17﹕2龙首玉珠的年代最早,在距今5300年以前。
  普安桥M17﹕2龙首玉珠的器形很小,为不规则圆环状,长径约1.2厘米,短径1.1厘米,孔径0.2厘米,厚0.4厘米。在一侧边雕出龙首。龙首特征为:有微凸的长吻、双眼和眼上部呈三角状向上凸出的双耳(双角)。在微凸的眼泡底部边缘有一道表示眼眶的近圆形阴刻线(图8)。将这件玉雕龙作品与良渚文化早期的官井头M47﹕9龙首玉珠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良渚文化早期的玉雕龙作品是由崧泽文化晚期的玉雕龙作品演化发展而来,其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即龙首上的眼纹由单圈眼纹向双圈眼纹演化。
  崧泽文化主要分布在太湖流域,是良渚文化的前身。普安桥M17﹕2龙首玉珠的发现,既表明良渚文化玉雕龙作品是由崧泽文化晚期的玉雕龙作品发展而来,同时也说明太湖地区玉雕龙作品产生于距今5300年前。结合良渚文化早、中期的玉雕龙作品及晚期的陶器上施刻的龙图案,进一步显示,太湖地区在距今5300年前产生的玉雕龙作品及其龙形态,在太湖地区流行至距今4300年前。
  良渚文化在距今5000年前后进入文明发展阶段,同时对周边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范围达到黄河中下游、长江中游以及岭南地区,并为这些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复杂的意识观念。其中,中原地区多处遗址发现了良渚文化的遗存,其龙形象也影响到了中原腹地。如山西襄汾陶寺M3072大墓出土的彩绘陶盘内壁的龙图案(标本号M3072:6),呈盘卷状,是为蟠龙(图9),其年代在距今4300年前后。在年代方面,良渚文化晚期的龙与陶寺文化早期的龙前后相接。在龙的形态特征方面,陶寺蟠龙的龙首突出表现上下两排利齿、铮亮的圆眼,身躯为盘卷状,与良渚文化晚期葡萄畈陶盉腹部的龙首特征、良渚陶片上的盘卷龙躯特征接近。这两种现象表明,陶寺彩绘蟠龙是在良渚文化晚期龙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发展形成的。
  陶寺文化蟠龙通过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夏,以及商周、秦汉以降的历代承袭演化,在中原地区形成了不间断连续发展的中华龙文化的主体形象。这一系列现象表明,良渚龙是中华龙的一个主要源头。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本文配图均为作者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编辑:杨阳(报纸)王晏清(网络)】